1/9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知应会习题一、是非题1.实验室应按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2.质量方针和目标是不可以偏离的(×)3.不确定度是指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被测量值分散性的参数(√)4.质量保证就是做出质量承诺,并对其实施。(×)5.纠正是质量改进的一种方式。(×)6.测量标准不是测量时所用的测量规范。(√)7.校准主要是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通常不发合格证书,而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8.本检测中心的测量设备均溯源到市计量测试所。(×)9.在检测过程中是不允许出现变异的。(×)10.顾客对实验室未按期交付检测报告有异议,实验室可不采取措施。(×)11.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是相互独立的。(√)12.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使管理活动得到协调、避免/减少其重复/冲突。(√)13.检测标准属于外来文件,因此它不是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14.模型是作业指导书的一种形式。(√)15.作业指导书应描述作业的目的、范围、职能、流程、方法,必要的引用文件和记录。(√)16.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应是一项增值的活动。(√)17.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的进行策划的输出。(√)18.法定检验包括司法鉴定。(×)19.纠正的措施与纠正措施没有实质性区别。(×)2/920.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21.实验室服务客户就是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22.抽样方法的代表性是指反映样本与批质量的接近程度。(√)23.抽样方法随机性反映被抽样本纯属随机因素所决定。(√)二填空题1.把50个样品有序编号凡编号为5均抽取,叫做系统随机抽样。2.在规范要求不变的情况下σ愈大,Cp值(过程能力指数)越低。3.抽样方法可以是简单、分层、系统、分段、整群抽样。4.“准则”要求实验室保证客观、公正、独立、诚信地从事检测活动。5.质量管理的活动包括方针目标、质量策划、QC、QA、QI。6.对管理体系的过程监视进行策划和实施是“准则”5.1.1条款的要求。7.检验的顾客需求分类包括:法定检验、司法鉴定、委托/验货检验。8.检测服务的固有特性包括: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9.样品管理包括:接收、标识、流转、贮存和处理等过程。10.组织结构应具备的功能包括:效率、沟通、工作满足感、协调一致。11.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是:质量手册。12.组织的文件多少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大小。13.组织的文件详略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过程的复杂程度和人员的能力。14.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体系及其过程、产品、资源改进的决定和措施。3/915.合同评审应在合同签订前和合同修订(变更)前实施。16.审核方法包括抽样、按部门或过程审核、顺向或逆向审核。17.实验室应确保检测过程的人、机、料、法、环、测处于受控状态。18.原始记录信息必须对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加以控制。19.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和记录、计算、处理、转移、校核、判定等。20.有效数字的位数能正确反映测试结果的精确度。21.检测记录应确保其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22.抽样方法的正确性是指抽样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三问答题1.为什么对与测量结果有影响的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如何控制?2.测量设备包括哪些?3.实验室如何确保“以顾客为关注焦点”?4.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领导开展的管理活动有哪些?5.如何做到全员参与?6.过程方法与管理的系统方法有何区别有何关系?7.请用“过程方法”展述对“结果质量控制”或“记录”的控制。8.实验室如何实施“持续改进”?9.为什么要实施质量保证活动?10.管理评审的作用是什么,评审的内容、方法、步骤是什么?11.互利的供方关系在“评审准则”中体现哪些条款,试举一例说明?12.方针目标的作用是什么,与管理体系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保持?13.实验室建立管理体系的步骤包括哪些?4/914.如何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其方式是什么?15.为什么要对合同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16.检测业务过程包括哪些?17.何时需要进行抽样检验,其控制因素是什么?18.组织设计参考原则包括哪些?19.检测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20.服务顾客的活动包括哪些?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