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班级姓名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用途、污染及短缺情况;2.知道钢铁锈蚀的危害,初步了解如何防止铁生锈;3.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4.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增强学习化学的责任感。教学过程:(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地球上的资源大多是有限的,如:水资源、金属资源、矿产资源等,人类必须合理开采、节约使用!1.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1)水的用途①水是自然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②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③用电能或太阳能分解水,可制得氢气,它是最理想的燃料;④水和其它物质一起可合成新物质。(2)水污染的形成途径①工业污染②农业污染③生活污染(3)解决淡水危机的方法:、等(4)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用水量增大、有害物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流失的化肥农药等)进入水体形成水污染。2.铁的锈蚀【观察与思考】铁锈蚀实验实验仪器: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烧杯实验药品、用品:铁丝、稀盐酸、食盐水、红墨水、砂纸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的铁丝表面出现红棕色,右侧导管中红色水柱上升。产生原因:文字表达式:铁+氧气+水铁锈(红棕色,疏松多孔)结论:铁制品在干燥空气中(缺水分)或纯净的水中(缺氧气)不易锈蚀,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既有水分又有氧气)易锈蚀,铁制品在食盐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思考:生活中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3.化学与环境(1)“白色污染”:由废弃的塑料产品形成(你知道我国的限塑令吗?)你能说出解决的方法吗?(2)含硫燃料的燃烧(煤、石油等中含有硫)【观察与思考】含硫火柴燃烧实验现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并且一段时间后,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产生原因: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此实验中,含硫火柴燃烧时除产生二氧化硫外,还产生了,为探究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真正原因,还需用木条做对比实验,观察高锰酸钾溶液颜色有无变化。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会引起“酸雨”!(3)三大环境问题①大气污染②全球气温变暖(温室效应)③臭氧空洞(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一种蛋白质)。2.从青霉素的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到多利绵羊的克隆成功,都跟化学科学的发展有关。3.新材料的使用和开发【活动与探究】课本P8探究结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发射卫星、宇宙飞船的火箭靠提供动力;计算机的芯片是用材料制成的;光信息的长距离输送使用的光导纤维是用材料制成的;航天飞机的防热瓦是用材料制成的;制造航天航空器使用材料,它也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金属;是21世纪的“材料之星”。★熟记下列对应名称、符号铁-Fe,硫-S,氯-Cl,锌-Zn,铝-Al,磷-P,钡-Ba,溴-Br,碘-I,硅-Si,氢气-H2,氯化氢-HCl,二氧化硫-SO2,氮气-N2,碳酸氢铵-NH4HCO3,氢氧化钙-Ca(OH)2点燃硝酸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