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课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1、开发背景:2、开发教师——3、课程名称——形体4、授课对象——一年级全体学生5、课程类别——体育技能6、课时安排——每周一节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舞蹈专业术语、舞蹈基本动作、舞蹈组合。1、对身体各部分系统训练,培养正确身体姿态,促进学生正常发育。2、掌握新体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基本技术,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和表现力。3、学习完整舞蹈,增强学生自信心,磨练学生意志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顽强勇敢,进取向上的精神。四: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1介绍舞台方位及本学科学习要求1课时2吸跳步和敬礼1课时3音乐反映2课时4波浪2课时5弯腰2课时6勾绷脚2课时7吸伸腿2课时8后吸腿2课时9手位1课时10松肩1课时11半蹲1课时12踮脚走2课时13鸭走步2课时14蹦跳步1课时15踏点步2课时16模仿与想象2课时17前抬腿2课时18后抬腿2课时19压胯2课时20脚位1课时21掰膀子2课时22小跳1课时23藏族舞3课时24东北秧歌3课时五、课程评价形体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姿态,在训练中根据学生身体差异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是必要的。评价主要从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学生节奏感、舞蹈表现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训练完成的认真程度来进行。因此,学科评价根据以下标准学生间互评。(酌情分优、良两个等级)1、改变和调整原始姿态,纠正不良体态,规范身体的基本姿态,掌握正确的站、坐、卧、行走的方法,培养端正的仪表;2、克服害羞、胆怯心理,提高自我表现力和表演能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有自信心;3、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韵律感、节奏感、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4、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创造力,有团结协作精神;5、有气质有风度,注重形体美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