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VIP免费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_第1页
1/3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_第2页
2/3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_第3页
3/3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发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学到常用的急救知识,又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日常简单的护理方法。以便在万一发生不测时,用救死扶伤的一片爱心,实行有效的急救方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这里也许就能体现。心肺复苏的基本内容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命,而危及生命于片刻瞬间的则是心跳、呼吸的骤停。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跳呼吸骤停,但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心脏病急症猝死,其他诸如触电、溺水、中毒等急症。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即为心肺复苏法。瞳孔反应的重要意义眼睛的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正常时双眼的瞳孔是等大圆形的(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炎除外),遇到强光(手电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观察到瞳孔的反应)能迅速缩小,过几分仲又逐渐回复原状。当病人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有时因为出现脑水肿或脑疝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变化提示了脑的病变的严重性。在抢救中,医生也经常观察瞳孔变化,因为能看出病情是在好转还是恶化。病人的瞳孔逐渐放大,固定不动,对光反射消失,表明病人已陷入"临床死亡状态"。一般病人心跳停止6分钟以上,要救治的希望就很渺茫了。触电急救触电又称电伤,是指一定电流(静电)通过人体,造成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触电有多种原因:不懂安全用电常识,自行安装电器,家用电器漏电而手接触开关、灯头、插头等;或因大风雪、火灾、地震、房屋倒塌等使高压线断后落地,10米内都有触电危险;在房檐下或大树下避雷雨,衣帽被雨淋更容易被雷击;在电线上晒湿衣物;救护时直接用手拉触电者等。1、立即采取安全果断迅速切断电源,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2、简单诊断,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首先轻轻拍拍触电者的肩部,并对之呼叫,或压中眉。有反应说明有心跳和呼吸,没有反应即丧失意识,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3、观察有否呼吸存在:将耳朵贴向触电者的口鼻处,用听觉及面额的感觉来判断触电者是否有呼吸所产生的气体流动。4、检查颈动脉有否搏动:可将中指和食指合并一起,指尖部置于喉结部位,然后慢慢向颈侧移动,若能感到颈动脉搏动则表示触电者仍有心跳。检查应在5秒钟内完成。5、观察瞳孔是否扩大: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或遭到损害死亡,此时人体也就处于“假死”或更严重的状况。6、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清除口中脏物,捏紧鼻子,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并快速连续吹气4次,然后以每分钟吹气12-16次进行。其总量不能超过2000ml。以后每次通气量成人为800-1200ml。通气量小于800ml,会影响复苏效果;大于1200ml,可能会引起胃扩张;而大于2000ml,可明显造成胃扩张,影响效果,甚至造成肺泡撕裂。7、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找出肋骨与胸骨下端的相连处,在这点的上方两指宽处,把手掌放在胸骨上,手臂垂直,压下3-4公分,频度在60-120次,最好掌握在80次左右。8、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先连续吹气四次后进行15次心脏挤压。挤压后,再连续吹气两次,15次心脏挤压。同时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不超过5秒钟。二人操作五比一。9、停止急救标准:口对口呼气何时停止抢救,有两个标志。一是病人的呼吸、心跳已恢复后可以停止;二是有经验的大夫检查证实病人脑死亡可以停止。因为脑组织各部分对缺氧的耐受力不一样,大脑只能支持4分钟左右,小脑可以维持10-15分钟,管辖呼吸、悯跳中枢的延髓能坚持20-30分钟。这就提醒急救者分秒必争,越早越好,抢救持续的时间尽可能延长些,还有求活病人的希望。过去对脑死亡才是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