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课时内容,在上一章中,教材安排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教学。根据个人的理解,编者之所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前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进一步熟悉理论,增强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能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境界。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更成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初中化学和本章第一节已经介绍了铁单质的相关性质,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铁元素的化合物的认识,也是对前面所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理论知识的复习,为必修2和选修4学习铁的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铁元素是典型的变价元素,教材按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顺序进行编排,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其中,“Fe(OH)的制备”、“Fe2+与Fe3+的检验与相互转化”适合安排实验探究。2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高炉炼铁,铁生锈等常识,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理论知识有了一定掌握,这有利于学生对变价铁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相关反应的理解。另外,本节课侧重于实验,教材在第一章中就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得学生有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让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可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验探究,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种类和相关性质;⑵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⑶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方法和两种盐之间的相互转化;⑷进一步熟悉氧化还原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用理论预测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的思维过程,同时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Fe3+、Fe2+的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检验方法和相互转化。2•难点:Fe(OH)的制备,Fe3+、Fe2+的性质。2五.教学方法“知识回顾+实验演示——发现问题——问题探究——构建新知”六.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实验仪器、药品(FeCl3溶液、NaOH溶液、KSCN、FeSO4固体等)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策略环节1引课【魔术表演】切开的苹果表面会变黄,生成一层“果锈”,但如果在苹果表面涂一层维C溶液就可以保鲜,防止苹果变黄。观看,聆听、思考原因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为切入主题做好铺垫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清楚看到苹果表面的“果锈”,除了课堂现场切开一个苹果进行实验,事先再准备一半切开的苹果,一边涂了维C溶液,另一点没有。【过渡】切开的苹果表面为什么会变黄?维C溶液为什么可以保鲜?这些问题与这节课有密切关系,一起走进“铁”的世界环节2铁的氧化物(FeO、Fe0、23Fe0)34【图片展示】铁的氧化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观看图片让学生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可能会对FeO中34铁的化合价有疑问。因为高一学生所学物质化学式不多,他们会认为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一般都要为整数,但FeO中铁元素34化合价不是常见的+2、+3价。还是用化合价知识去讲解。【提问】请阅读教材P,归59纳铁的三种氧化物对应的相关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阅读课本,总结归纳相关物理性质:FeO是黑色粉末,FeO是红棕色粉末,23FeO是黑色晶体;三种氧34化物都难溶于水学生自学,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过渡】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①从氧化物性质(酸性、碱性、两性)进行分类(碱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②从化合价的角度讲解三种氧化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聆听、思考,掌握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学生板书】写出相关离子反应式:FeO+2H+=Fe2++HO2FeO+6H+=2Fe3++3HO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