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苏联的崛起(斯大林的探索)学习目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但是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引起人民不满。列宁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zxxk一、苏联的成立你知道苏联的由来吗?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22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乌兹别克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国家名称的变化-------------1917年-----------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理想二、理想和成就(斯大林的探索)1.社会主义工业化:(1)重点:(2)措施:(3)成果:2.农业集体化:(1).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2).方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优先发展重工业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实行两个五年计划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斯大林——苏联建设的成就“一五”计划提早完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当时全国都投入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苏联的成就•“二五”计划提早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豪情万丈1.斯达汉诺夫以冲天的热情工作6小时,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2.甜菜种植员玛丽以每英亩21吨的产量创出了新的记录。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苏联增长660%德国增长31%美国增长20%英国增长13%法国不到7%1914—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探究•苏联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而成就?说明了什么?•说明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社会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有积极的作用。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形成标志:2.特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利”在于: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弊端政治方面的特点经济方面的特点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法治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律,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计划经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