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产品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在本章中,将主要通过价值形态产品投入产出模型的实例,来说明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订中的应用。第一节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1、深入分析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比例(结构)关系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比例关系有:两大部类的比例、农轻重的比例、产业结构、投资与消费比例等。在经济分析中,投入产出法的主要优势是在结构分析上,这是其它分析方法难以做到的。下面来分别介绍:(1)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明确指出,要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使两大部类产品在生产与分配使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这里不仅是指两大部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要顺利地实现交换,而且在价值形态上也要能得到补偿。但这个原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困难最大的是,有关两大部类总量及结构数据难以得到。而利用投入产出表,则可以较好地克服这个困难,即能够较精确地计算出整个社会产品中,两大部类产品各自的总量及其价值构成。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计算生产生产资料部门(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第二部类)的总量实际上,在简化投入产出表中,最终产品中的消费部分的和就是第二部类产品的总量,而全部中间产品加投资的和就是第一部类产品的总量。亦即每一部门的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为:njiiiijinjiijXwzxwzx11),,1(ni因此,整个经济两大部类的总量为:niininjniiijwWzxW121111计算各部门的部门物资消耗系数(cja)劳动报酬系数(vja)和社会纯收入系数(mja)即cja=niija1jjvjXvajjmjXma),,2,1(nj计算第二部类产品(消费资料)的价值构成物资消耗:njjcjwaC12劳动报酬:njjvjwaV12社会纯收入:njjmjwaM12即2222MVCW计算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物资消耗:ninjijCxC1121劳动报酬:njjVvV121社会纯收入:211MmMnjj即1111MVCW由此我们就得到了分析两大部类比例所需要的有关数据。同样如果需要,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还可以更具体计算出表中各部门产品中两大部类的数量,以及它们各自的价值构成。(2)分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是实际中的组织生产部门,一般认为,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的主要是消费品,重工业生产的主要是生产资料,所以它们之间的比例是两大部类比例的具体化,研究它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通过投入产出表(前表)则不仅可以分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各自的具体部门构成,而且可以计算出这三个部门产品的价值构成,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这三个部门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借以了解它们产品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状况,以及农产品、轻工业品、重工业品组成两大部类产品的情况。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中展示了这三个部门产品用于社会产品生产消耗所占的比例,及作为最终产品用于消费和生产性投资的比例(例子)。其次,利用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可以了解农、轻、重部门的内在联系(例子)。各部门产品分配使用比重表分配使用占的比重部门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各部门产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它小计消费积累农业61411.21041.255.92.958.8轻工业0.7303.47.141.249.98.858.728重工业12.513.14012.578.18.613.321.932其它32116105030205020社会总产品619.619.21054.833.911.345.2100再次,可以使农、轻、重比例具体化,进一步分析组成这三个部门的各细分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一般实际的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更加细致,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最后,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来探索反映农、轻、重比例是否协调的数量标志。(3)分析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能够直接了解到构成积累和消费的物质内容。一般投入产出表的分类较细,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定生产结构下,积累和消费究竟是由那些部门的产品来提供的。这样就能在积累安排与所需各类生产资料供应、消费资料需求与消费资料供给之间建立平衡。下面我们来建立积累和消费的实物构成与社会总产品或最终产品之间的联系。首先,定义一个新的系数——最终产品实物构成系数ild,其计算公式为:lililY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