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数量性状的遗传目的要求掌握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分、特征,多基因假说的要点,数量性状表现值的分解,遗传力的概念;了解通径系数概念与意义,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与加性效应的意义,遗传力公式的推导及计算方法;掌握遗传力的应用。第一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生物的性状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变异可以截然区分为几种明显不同的类型,一般用语言来描述;数量性状(quantitativetrait):个体间性状表现的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变异是连续的。阈性状(thresholdtrait):表现型呈非连续变异,与质量性状类似,但不是由单基因决定,性状具有一个潜在的连续型变量分布,遗传基础是多基因控制的,与数量性状类似。一、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数量性状的特点:①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②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③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④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系统。学习数量性状的方法①统计学思想贯穿数量性状遗传的全部内容;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时时体现;③研究对象在个体与群体间的相互转换;④遗传与变异的矛盾。二、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1.多基因假说瑞典遗传学家尼尔迩·埃尔(Nilsson-Ehle)通过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研究,提出了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多基因假说的要点(1)数量性状是由许多微效基因决定的,每个基因的作用的微效的;(2)基因的作用是相等的,且可以累加、呈现剂量效应,等位基因间通常无显隐关系;(3)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定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连锁交换规律2.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包括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1)显性效应由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例1:有两对基因,A1、A2的效应各为20cm,a1、a2的效应名为10cm,基因型A1A1a2a2按加性效应计算其总效应为60cm。而在杂合状态下,即A1a1A2a2同样为两个A和两个a,其总效应可能是75cm(2)上位效应或互作效应由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例2:上例中A1A1A2A2按加性效应应是80cm,但实际总效应可能是90cm3.数量性状基因座对数量性状有较大影响的基因座称为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traitlocus,QTL),它是影响数量性状的一个染色体片段,而不一定是一个单基因座。三、通径系数理论通径系数就是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通径系数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借图解之助简明地阐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两个有关变量之间可有两种关系,一是平行关系,一是因果关系。具有平行关系的双方不分因果,只是由于两者具有共同原因,或互为因果,因而彼此相关。X1YX2X1YX3X2单箭头线叫做通径,双箭头线叫做相关线。用一个数字来表明每条线的相对重要性,这种数字叫做系数。相关线的系数就是相关系数,通径的系数叫做通径系数。通径系数就是标准化回归系数,在多自变量情况下,就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Sby·x=Py·x=by·xσx/σy箭头线叫做通径,双箭头线叫做相关线。用一个数字来表明每条线的相对重要性,这种数字叫做系数。相关线的系数就是相关系数,通径的系数叫做通径系数。回归系数byx=SP/SSX相关系数第二节数量性状的遗传力一、遗传力的概念(一)表型值的剖分P=G+EP=G+E=A+D+I+E=A+RR=D+I+EVp=VG+VE遗传力:是遗传方差在总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yxxyxySSSSSPrAIDAGEGPH22称为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h2)遗传力估计值可以用百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1.数量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介于0~1之间。2.根据性状遗传力值的大小,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三等,即0.5以上者为高遗传力;0.2以下者为低遗传力。3.遗传力估计值只是说明对后代群体某性状的变异来说,遗传与环境两类原因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并不是指该性状能遗传给后代个体的绝对值。二、遗传力的估算方法1.由亲仔关系估算遗传力在家畜育种中,一般用女母回归法来估算遗传力。h2=2bopP是母亲某性状的表型值,O是女儿该性状的表型值。=母亲的变量在畜群中母畜数大大超过公畜数,所以一般都利用母畜中的子亲回归,即女母回归(bop)。为了消除各公畜对畜群影响大小的差异(各公畜的女儿不等),在家畜育种中常以公畜内女母回归(bw(op))表示全群的女母回归。公畜内女母回归和遗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