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阳光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必修3理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的《史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B.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无法融合的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D.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4.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5.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这启示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语言文字6.下列景观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①我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②智利的复活节岛国家公园③长白山④白马寺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②7.以下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有()①母亲节②春节③万圣节④端午节⑤冬至⑥七夕⑦清明节⑧重阳节⑨复活节⑩元宵节A.①②③⑥⑦⑧⑨⑩B.②④⑤⑥⑦⑧⑩C.①⑤⑥⑦⑧⑩D.②③④⑤⑥⑦8.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9.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渐培养起来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自然科学知识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社会科学知识D.人们参与实践创造活动10.贺知章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A.深远持久B.健康向上C.潜移默化D.精神愉悦1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12.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杂志⑤广播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④⑤13.第29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亿观众可以收看到,其中包括加勒比海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等.以上事实说明()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思想运动③科学技术的进步④古代的教育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著名音乐家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埔江边散步闲谈时,突然听到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道:“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之歌»,成功的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上述故事告诉我们,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16.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③源远流长④博大精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汉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④瓷器A.①②B.③④C.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