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摘要。分析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其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并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抗生素滥用的对策。关键词:抗生素;滥用;现状;对策一、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是通常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作用范围较窄,包括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到目前为止,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300余种,然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世,抗生素种类繁多及同一种抗生素有多种商品名等原因,医务人员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故常见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耐药菌株亦有逐渐增多趋势[2].抗生素的滥用会带来以下危害:4.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这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3].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等造成损害,这种损害对于年老、体弱、小儿尤为严重。2.产生细菌耐药性滥用抗生素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更好地适应环境,才可以更好地生存,这是在大自然生存的基本法则。细菌为了生存,它就会不断进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适第1页共5页应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也就是会导致在以后遇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起不到作用。则必须使用跟强力的抗生素。如此恶性循环最后会导致没有抗生素可以对已经有很强抗药性的细菌或病毒产生作用。3.加重病情造成二重感染在抗生素的副作用中,还有一类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症下药”的同时,如果使作不当,它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而加重原有病情或造成二重感染。无论实验还是临床都表明,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能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致使某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二重感染。4.延误病情在临床中,一些医务工作者由于对病人病情认识不深,对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导致对诊断具有参考价值的症状和体征被掩盖,给诊断带来困难,而且会因此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1.社会方面的原因由于生产抗生素的厂家很多,造成他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以至于出现不正当的竞争。出现了销售无序、虚假宣传、利用非正当手段在医疗机构拓宽销售渠道等现象。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对此管理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2.医务工作者方面的原因(1)经验性和臆断性用药情况太多,把抗生素当成“安慰剂”使用,只要有与之类似的症状就使用;(2)分不清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区别,以至于应当使用消炎药的时候却使用抗生素;(3)联合用药不科学,有时医生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使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但是如果对联合用药了解不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对患者造成伤害;(4)预防性用药使用不科学,有的医生为了防止病人某些症状的产生出现,随意扩大预防性用药的范围和量;(5)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周期性问题,如果疗效暂时不理想,应该先考虑用药时间不足,给药途径不第2页共5页当,而不应该频繁更换抗生素,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抗药性;(6)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不够,造成某些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量和间隔时间把握不够,不能正常的发挥药效;(7)用药的个性化强度不够,没有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知识,指导合理用药,研究个性化的用药方案;(8)误以为只要是感冒就一定要用抗生素(9)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尽早发现问题;(10)知识的获取力度不够,未能及时获得一些新药物的信息和某些已用药物的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某些疾病的新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