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节创意活动方案幼儿园中秋节创意活动方案1一、设计意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重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降临,让我们的小孩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浸透到各个细节处。二、总体活动目的:1.让幼儿明白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理解中秋节的来历。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3.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本人动手制造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三、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四、活动预备:环境预备: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气氛的环境布置。有些简单,最好再详细些,都能够预备哪些详细的材料,列举出来,最好有图片也能够附上。道具预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其它预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五、活动过程:全园小孩参加,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选择本人活动的工程。活动一、漂亮图,我来画时间:14:30----15:30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展的,因而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能够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活动预备:老师事先预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小孩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预备绘画工具。活动目的:让小孩用绘画的手法表达本人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才能与想象才能。活动过程:方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漂亮图画。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能够保持秩序的观看。作画后(15:50)老师协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老师四周墙壁上。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时间:15:00---15:50预备:提早两天老师给讲故事的小孩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预备中秋节的小故事。目的:预备期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通过小孩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才能。活动:1、先由一名老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再每位幼儿轮番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别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要求:家长、老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对讲者用以掌声鼓舞。第一组作画的幼儿边听故事,边作画。能够再丰富些,比方,小讲台能够怎么样布置,观众席如何摆椅子,上台讲故事的幼儿能够穿上有魔力的魔法衣、魔法帽(也能够换成其他的名字,要对幼儿有吸引力)并附上我们能搜集到的所有故事,供老师选择。2、能够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能够穿插着进展,提早预备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能够跟讲故事的是同一个舞台。活动三、学科学,明白知识。时间:16:00---16:40道具预备: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一个);整间教室都要遮光知识预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留意:1、在幼儿进入此活动教室前,老师要跟前来的家长和幼儿沟通好,活动时的考前须知:要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活动室内特别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2、假如空间不够,能够选择大一点的老师或分批进入。目的:开发幼儿的制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才能,模仿才能;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活动:(一)奇异的手影老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老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假如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本人的想象才能依照故事做出相应手影。(二)“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前期老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构成物的倒像,我们把如此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前后挪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同时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三)奇妙的月亮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2.模仿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小孩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还在举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