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的经济文化成因探讨内容摘要: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社会转型期体制上的原因外,其经济文化也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云南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高度依赖资源占有和原始输出的现状娱乐服务业高速不健康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经济原因;云南文化的无序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文化原因。关键词: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成因云南省地处西南边疆,全省共有16个地州,129个县(区),城镇化率不足35%,农村人口众多,全省87%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省内有26个少数民族,特有少数民族16个,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在外来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伴随着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突出,云南农村黑恶势力也呈现发展态势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在全省侦办的涉嫌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中的比例日益呈现上升趋势。2006至2008年初,全省侦办的涉嫌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犯罪案件中,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占25%,2008年1-11月,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占侦办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案件的34%,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当地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因素[1]。纵观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整体情况,云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昆明、曲靖、红河、楚雄、玉溪、大理、文山、昭通,以及与边境地区接壤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德宏等州市[1],其形成发展与云南的经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云南省经济文化状况(一)云南省经济状况1.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业发展迅速。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矿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连年翻番,金矿占全国15%,锌矿占全国20%,铅矿占17%,磷矿居全国第一,我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中云南有两个,即“三江成矿带”和“川滇黔相邻成矿区”。“三江成矿带”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是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富集区,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其中90%以上的矿种在“三江”成矿带都有分布。此外,“川滇黔相邻成矿区”一部分在云南,它位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接壤处的昭通曲靖等州市,区内交通条件较好,工业以矿业较发达,多为煤、金、钢铁,次为铅锌银矿。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铝、锌、锡、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几位。在贵金属、稀有元素矿产中,铊镉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银、锗、铂族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水、煤能源资源及一些化工原料矿产储量也较大云南现已形成一批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采、选、冶工业,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磷肥生产基地。同时云南是中国南方的富煤省之一。全省129个县级单位有120个境内储有煤炭资源,并已不同程度得到开采,成为云南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柱。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国有煤矿72户,地县(市)属国有煤矿60户,乡镇集体(个体)煤矿4140户,小龙潭煤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露天煤矿。2.气候优越,植被丰富,经济型作物为农业支柱。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既有雪线以上的高寒山区,又有热带雨林地区,呈现生物多样性。经济性作物如烟草蔬菜、花卉、中药材成为云南农业增收的重要支柱,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元谋蔬菜、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昆明花卉均全国知名。3.农业经济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峦叠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点导致山多地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致富,区域内绝大多数地区发展较慢。截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止2008年至今,全省仍有73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生活水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