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学经典教育心得体会国学经典教化心得体会三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经典教化心得体会3篇,欢迎阅读与保藏。国学经典教化心得体会篇19月18日,在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又一次倾听了两节精彩的国学经典阅读课。此次活动是县局教研室朱红甫主任对国学经典教化第1页共13页教学的又一次深化推动,自从去年的金秋九月,国学经典教化在赣榆县安了家,一年多以来,国学经典已经在赣榆大部分学校开了花,国学经典已静静地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上午,一共有四节国学经典阅读课,因为是两节并列进行,所以,我只倾听了韦惠华老师的《论语学而不厌》和陈学壮老师的《庄子。北冥有鱼》。课堂上,老师们把国学经典的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陈老师教的《北冥有鱼》这一课,深厚的教学功底,浑厚的嗓音,听着听着就沉醉于课堂上那纯粹的美啦!陈老师把国学经典的教学形式展露于老师们面前。让听课的老师明白了国学经典是教学模式。就如朱红甫老师所讲的国学经典第2页共13页怎么上的三点一样,第一是爱好大于强制,其次是意向大于主导,第三是积累大于理解。最终,张丽老师对国学经典的课题探讨的开题作了一个简要的报告,朱老师对课题的实施等过程性进行了指导。我一边听课一边就在思索,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有何好处呢?朱红甫老师大力推行国学经典进课堂,对孩子们的思想、品行的形成有何重要作用呢?在学习中,有句话让我深受感动,“教化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育人”。是啊,做人比成才更重要。许多学校现在将德育放置一边,殊不知德才是教化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没有德育的教学是可悲的,没有德育的教学是缺失的!学生可以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第3页共13页道理,处世的哲学。现代社会学问更新快,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学问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改变,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当是学习的宝库,学问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学问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尝。因此,大力推行国学经典进课堂是一件有利于新一代成长的好事!我诚心希望国学经典教化之花在赣榆县全部学校绚烂的盛开!国学经典教化心得体会篇2第4页共13页9月18日上午,我有幸参与了在青口小学实行的全县国学经典教化研讨课活动。青口小学的三位语文老师执教了一三节节精彩的观摩课。随后,县教科室的朱红甫主任主持了张丽老师的关于三字经教学的课题开题报告。在这次活动中,听了张海侠等三位老师执教的一节《论语.学而不厌》,让我真正的明白了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化的意义所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诵,体会古诗文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在老师相机点拨下,学生自己就会总结出学习古诗文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要学会“变通”。其次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注释理解古诗文的含义第5页共13页今日,我们为什么要诵读经典,知道了学习经典诵读的最佳年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犹如每天的饮食,会变成养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因此,学习经典诵读的最佳年龄是48岁的孩子。这个时段的孩子,直感实力强,记忆力也强,若以唱歌和嬉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产生很大爱好。若老师善加引导,他们还可以在学古诗文的同时,学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学问,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第6页共13页总之,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赣榆县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国学经典教化心得体会篇3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始终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学问,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酷爱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