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二小XX年“非遗”传承工作总结丹江二小2012-201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全面总结丹江二小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淳海军承得县文广局领导的关心与重视,把我丹江二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如此殊荣,我们不胜感激。我丹江二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从2012年9月起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按照县文广局《XX县区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传承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现把一年多来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总结如下:一、传承工作开展情况(一)校领导重视是工作开展的关键。承接活动项目后,我们首先成立项目实施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牵头,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二)教师积极参与及民间传承人的支持工作是活动开展的决定性作用。1、教师们乐意接受工作任务。作为管理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培训班级管理工作尽职尽责。每个教师做到认真向授课教师学习技艺,充实自己,再指导学生。参加传承培训工作前后共有20多名教师,大约占教师总数的40%。2、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支持工作。授课教师中,铜鼓舞两位老师随呼应到,基本上出满勤;芦笙舞莫世海老师无特殊事外,也能坚持到位。培训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耐心向学生传授技艺。为此,以上三位授课老师被学校评为2012-2013年度项目传承优秀辅导员,并颁发荣誉证书。(三)落实传承培训项目、管理教师及授课教师。根据县文广局的工作任务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落-1一年三期培训下来,共培训了650名学生,其中男生203人,女生447人。培训合格率达100%,普及率占全校的35%左右。(六)抓好开班仪式工作,树立良好的开端工作。第1页共2页在2012年10月,我们举行了开班仪式,特邀县文广局领导及民间传承人参加,使仪式增添了隆重、庄严的色彩。仪式上杨辰副局长作了开班重要讲话,民间传承人代表杨阿妮老师也作了授课承诺,给予了我们信心和干劲,激励我们一定能开展好传承活动工作。二、传承工作取得的效果1、通过芦笙舞、铜鼓舞的培训,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2、通过苗绣的培训,使学生懂得苗绣文化艺术,掌握苗绣制作设计技能,会鉴赏苗绣作品,养成心灵手巧的好习惯。3、通过苗歌的培训,使学生了解苗歌与歌曲的内在联系,知道苗歌的种类以及调子的韵律,会感受苗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苗族的欲望。4、通过芦笙舞、铜鼓舞、苗歌、苗绣的培训,不仅让学生继承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技艺,更主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通过培训,芦笙队、铜鼓队、苗绣队、苗歌队在2012年中国雷山苗年节巡展和2013年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挑战赛雷山段拉拉队中成为二小代表队的一大亮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展现了二小的独特风彩。三、传承展演活动富有实效经过传承活动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筹备,于2013年12月25-3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