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持久战》心得体会读论持久战有感在高中历史就学习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所得出的结论: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最后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这次结合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一起阅读,了解了一下背景。《论持久战》是在《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基础上完成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是《论持久战》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这次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运用到中国的实践中来。这在矛盾论和实践论都做好了铺垫。预见性非常强。是一篇伟大的著作。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分析出了中日双方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3,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依据国情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6.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通过对这些矛盾全面客观地分析,从而得出持久战的结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从《论持久战》中我们得到的体会是。当做一件事情,相第1页共2页对于自己一时的实力来说难度太大,但自己实力的增长快于该事情难度的增长。从小的方面看在面对一个客户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跟客户周璇。从大的方面来讲个人能力会不断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对于一个业务员来讲,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写照。积小胜换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