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朗读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活动目的本次唐宋诗词朗读竞赛,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郁兴趣,领略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活动预备先从学生假期背诵的唐宋诗词中整理出一百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学生每组选出三名参赛选手;主持人、老师制定竞赛规则。活动过程主持人甲:唐宋文坛,百花争艳,千姿百态,唐诗宋词更是绰约非凡,独领风骚。它们画面形象,意境宏大,语言凝练,音韵优美。主持人乙:唐宋诗词虽篇幅短小,然画面明晰:有的清新,犹如淙淙泉水欢腾腾跃;有的壮阔,犹如奔涌的长江狂泻不已;有的火热,犹如迸发的火山炙烤万物;有的晦暗,犹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主持人甲:唐宋诗词虽讲求音律,但内容丰富:有的借景抒情,赞美山川,歌唱生活;有的寓情于事,揭露黑暗,鞭挞时弊。主持人乙:诗词的创作风格更是精彩纷呈:有的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有的华美浪漫,浓抹盛妆;有的深沉悲壮,直抒胸臆。主持人甲、乙:让我们一起走进唐宋诗词的世界,尽情享受其无穷的魅力吧!“朗读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主持人甲: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创始了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请第一组选手朗读。主持人乙:李商隐,唐代诗人,他所特创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情思缠绵,辞藻精辟,读来令人回味不已。请第二组选手朗读《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主持人甲:“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是啊,春光仍然如此秀丽,但时世已今非昔比——这是诗人杜牧的无限感慨。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多写社会政治题材。诗中语言流畅而又风味清新,气概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请第三组选手朗读《泊秦淮》。主持人乙:李清照,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请第四组选手朗读《如梦令常记》。主持人甲:王维,长于五言律诗,并工于书画,善音律。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有诗、画、音乐三结合的特色。请第一组选手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主持人乙:“《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多么大方激昂,多么悲愤深沉。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内心独白。陆游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内容触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而爱国思想就像一根红线贯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请第二组选手朗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主持人甲: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的词气概豪放,感情沉郁,以浪漫主义的激情抒发他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的怀抱,鞭挞投诚派偏安误国的罪行,并表现本人备受打击、壮志难酬的苦闷。请第三组选手朗读《丑奴儿青年不知》。主持人乙:请第四组选手朗读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无愧“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称号。陆游的爱国精神是无可估价的,不可磨灭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我们民族有如此一位伟大的生死如一的爱国诗人而感到骄傲。主持人甲:请欣赏孙炜呈、冯群星为我们表演的诗朗读《石壕吏》。主持人乙:听着饱含血泪的悲愤的倾诉,我们面前出现因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背井离乡、朝不保夕的凄惨场景。特别感谢二位同学的精彩朗读。主持人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感人肺腑的诗句,不加任何修饰雕琢,直抒胸中正气,是诗人以身殉国的壮烈誓言。请欣赏葛一鸣同学为我们带来的配乐朗读《过零丁洋》。主持人乙:柳永,北宋词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历来为人传诵。请第一组选手朗读《望海潮》。主持人甲:范仲淹,北宋文学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阻碍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渔家傲》写戍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的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请第二组选手朗读《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主持人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从小刻苦学习,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顾不上休息,以致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成熟较早。据传在长安时,曾携带所作诗文去谒见前辈诗人顾况。顾况望着诗卷上“居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