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本次督导检查工作的体会和感悟参加本次遴选的几点体会本次遴选,我从头走到了尾,从最初的报名、初试,到面试、体检、考察,再到最后公示、录用,时间拉得比较长,压力也很大。即将尘埃落定之际,理理思路,把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希望能对群里的兄弟姊妹们有点启发和借鉴。写得并不一定对,只是做个参考吧,请大家多批评指正。主要的体会有这么几点:一、功夫在平时这次初试,我一天书都没有看,真的。考前正值县区党委换届,我参与换届考核,也承担了较重的文字材料工作,无心应考;再则自己有了份工作做着,所以也没有特别破釜沉舟的勇气,没太强的动力去准备,稀里糊涂就去考了。考的时候感觉还行,都是平时自己干的,或是接触过的工作内容,觉得针对性还是比较强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较突出的一个是阅历浅、对工作理解不深刻;再一个是文字功底锤炼欠火候,答题不是很到位。成绩出来也只能说是感觉尚可,74点几,侥幸入围,比起我知道的其他几个有准备的同学,或是平时就很注意学习积累的朋友还是有差距,所以益发感到平时的学习积累很重要。包括面试,题目跟平时的工作结合也很紧密,无非是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职位、你报考这个职位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你工作中有哪件事情自己感觉做得特别满意、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你觉得你这个领域有哪些热点难点问题、你怎么看待跟你工作相关的某个现象、你工作中出现某个问题如何去处理、录用了你怎么开展好工作等等。考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让他们感觉你跟这个岗位的要求非常匹配,业务你都熟悉,来了就能干。这也是在你平时的功力,考前可以准备,但没有实际的历练,即使你能说得很圆满,也说不了那么动听。所以,平时多干点活也挺好,只要平时干得好,你要相信自己,肯定会有机会上位的。二、做一个有心人第1页共5页这是工作中领导经常教育我的,也是在这次面试和职业能力测试中的一个切身感受。其实遴选能顺利通过,固然很值得高兴,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遴选,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从和我一起应考的战友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应该说,符合条件去参加考试的,大多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各有所长,跟着这么优秀的一群人一起学习,本身就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入围的战友,来自各个系统、部门,当然系统内稍多点,性情各异,经历也是千差万别。相同的只是:年龄相仿,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通过向他们学习,我深深感到,很多时候自己以为做得已经够好了,跟人家一交流、一对比才发现,其实你做的远远不够。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你自以为制定得非常圆满的一个工作预案,人家轻轻松松给你提出个十几二十条改进建议,而且还不带挑刺的。所以,以我自己的实际经历给今后想参加遴选的兄弟姊妹一个借鉴,随着遴选制度越来越完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除了平时努力干好工作积累经验外,考前多用心准备也不为过,不用心就等于把机会让给了别的更有心的同志。这次我能侥幸胜出,有运气的成分,后面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需要运气,主要还是靠实力。所以,平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机会砸中人的时候也有,但毕竟少,更多的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谓的有心,除了平时的学习积累,还包括很多东西。比如应考的话,对你报考的职位进行分析,看看岗位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考试可能会涉及哪方面的题等等;对考官的心态进行分析,看看人家想听什么,对这个职位的期待是什么;对自己进行分析,看看我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能够出彩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扬长避短等等。多琢磨琢磨没坏处,至少脑子多用转得快。三、有一个好心态会来参加激烈的公开选拔考试的,大抵都是没什么背景的,或是背景不够硬的,在当前这种社会环境下,处处都有不公平,你我的处境肯定不会多好,一来你没背景,没多少人愿意那么无私地拉拔你;二来你资历浅,掌握的资源有限,既不能跑,第2页共5页也不能送,干的活又多又累,得到的却又少又赖。有时候真恨不得把领导痛痛快快扁一顿,然后把拖鞋扔他脸上,说:老子不跟你玩了。有过没。其实啊,心里想想出出怨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