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散文诗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金色花》泰戈尔【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至少三遍。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学习重难点】鉴赏诗歌,尝试借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一、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朗读、默读或以喜欢的形式阅读课文不少三遍,了解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2、作家作品、写作背景,补充材料等。写在课本上空白的地方。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被称为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等,长篇小说有《》、《》等,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3、给加点字注音:笑嘻嘻()匿笑()嗅闻()沐浴()衍那()花瓣()膝上()4、解释下列词语:祷告:沐浴:匿笑:嗅:5、朗读课文。(1)组内朗读比赛,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3)这首诗写一个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6、阅读全文,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二、背默关键,当堂检测。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自由读背课文和重点知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释义。2、朗读后在作业本上工整地默写课文精彩的段落或句子,为脱稿展示做好充分准备。3、小组内互批“自主预习”,订正后读背熟记约2分钟。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一)听读诗文感母爱。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2、指出下列诗句朗读的情感语气(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二)品读诗文知母爱3、《金色花》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4、《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几次嬉戏?具体内容是什么?5、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班别:组别:姓名:日期:(三)赏读诗文悟母爱6、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7、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8、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9、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四、拓展延伸回顾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诗歌思想感情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懂得了运用描写具体形象来传情达意的写作手法,知道了母爱伟大,母爱圣洁,母爱永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平日里,你体会到父母对你的关爱吗?他们经常对你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面对父母的爱,你有过回报这种爱的想法和行动吗?1、请写出一两句表达母爱的诗句。2、以“我为妈妈做件事”为话题,口头作文。要求: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有丰富的想象力。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1、《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家)作家,诗人(姓名),他曾在1913年获奖。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C、赞美孩子的可爱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3.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⑴⑵⑶4、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她)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