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VIP免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第1页
1/9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第2页
2/9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第3页
3/9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文学品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你的手一同老去——《诗经·邶风·击鼓》赏析《邶风·击鼓》是一首爱情的誓约诗,是一个被迫参战戍边的士兵含泪对远方妻子唱出的誓约,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依然击中我们的内心。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诗句足矣震撼每一个人。时光飞逝,青春老去,身边却一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最平凡的幸福,但是,真正能得到的又有几人呢?爱情誓言可以有很多种,《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显得过于浪漫,《关雎》中的“君子好逑”显得有些轻浮,汉武帝的金屋藏娇有点世俗,只有《击鼓》中的誓言,纯净,真诚,难以被超越,因为它已经达到了爱情誓言的极致。诗里的士兵不断期盼着能够实践自己的诺言:随军征战,这一天终于可以安营扎寨了,庆幸自己在上一场单位战役中没有死去啊!我还可以在这残酷的没有明天的征途上想念你,你就是我唯一的牵挂啊也是我唯一活下去的勇气所在。我的战马在哪儿?我得赶紧找到它,要是没有它要我怎么回家与你相见啊!所幸的是,我一抬头看见它就在远处的树林里啊!想起当日对妻子的海誓山盟,他就声声叹息,只是这叹息声因为太过遥远的阻隔,而无法抵达故乡。如果没有这场陈宋之间的战争,他们可能会在一个个夏天,看山前的白鹭,听林中的蝉鸣,在江水变打渔耕田;在一个个冬天,守着红泥小炉,在燃着的烛光里,举杯依偎,喁喁私语。但现实却让人伤心。对于普通人来说,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也许只能是爱情的开始,平淡长久的相处才是最终的归宿。太多人追求一见钟情、花前月下,但是相爱容易相守难。殊不知,在短暂的繁华之后,我们要的幸福就是在所有苦难与彷徨里,能有一个人,始终在身边,跟他(她)白头偕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16个字,依旧是人生最有分量的情话。滚滚红尘中,总该有一种感情可以天长地久,即使是风雨雷电、饥饿贫穷、病痛灾难等等都不能将他们分开。[艺术视窗]黄慎《渔翁渔妇图》《渔翁渔妇图》《渔翁渔妇图》由清代著名画家黄慎所绘,轴,纸本设色。纵118.4厘米,横65.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画一渔翁与一渔妇,是一幅具有较强平民意识的绘画作品,为中国绘画史上所少见。《渔翁渔妇图》局部《渔翁渔妇图》中所绘渔翁是为生活奔波的贫困老者,只打到一条小鱼。而貌美的渔妇与老渔翁两相扶携,具有的浓烈的市井气息。《渔翁渔妇图》题诗画幅左上方有画家题诗:“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渔妇将渔翁所打的鱼拿到市场上去换回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盐,这便是黄慎题诗所要表达的内容。在中国绘画史上,渔翁题材很受画家欢迎。文人画家作品里的渔翁,不再是一种身份、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渔翁自给自足,不求闻达,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代表了文人清高的品格。扁舟之中的渔夫,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经常表现的绘画题材。《渔翁渔妇图》局部黄慎笔下的渔翁不再是文人理想生活的化身,而是描绘实实在在每天都会发生的真实场景。这类题材是黄慎较为喜欢的内容,没有理想,没有清高,反映了黄慎绘画作品的平民意识。[史林漫谈]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在“国人暴动”中出逃,西周王朝无主。据《史记》记载,朝政由得到人民拥护的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二人共同管理。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在彘地病死。召公虎和周定公立周厉王的太子静为王,就是周宣王,宣告了共和执政的结束。前后共十四年。关于“共和行政”的另一种说法是由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共伯和是西周共国国君,名和,封于共(今河南辉县)。因好行仁义而为诸侯称道。周厉王无道被“国人”驱逐,诸侯推选他代行王政,号共和元年。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共伯使诸侯拥立周历王之子姬静为王,他又回到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