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反思安阳县辛村镇第一初级中学王超在2014年度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积极参与晒课。学校分配给我的课题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过精心准备,终于在2015年3月17日下午录课成功。回想一个多月以来,一次次地挑灯夜战,真的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与汗水。有人说:一次赛课就是一段生命的历程,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晒前准备:1、思想高度重视:因为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讲是第一次,所以从思想上非常重视,积极地参与其中,不断地给自己施压,尝试着去突破自己。2、认真研读教材:拿到课题后,我认真研读教材,看了一遍又一遍,努力把教材弄准吃透。最后结合课程标准,拟定了本课教学目标与重难点。3、查阅相关资料:为了设计好本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准备了很多的教学素材。为了领会艰苦奋斗精神的真正内涵,我还专门从市图书馆借阅了《焦裕禄》、《雷锋故事》两本书并认真进行了阅读。4、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是否完整、紧凑,教学流程是否科学、顺畅,学生活动是否得体,重难点是否突出,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我认真地进行了推敲、斟酌,最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5、制作教学课件:因为课件制作技术不是很熟练,这一环节我付出了很大心血,从图片的筛选,到文字的编辑,整个过程是边学边用,反反复复,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基本掌握,让我每天都收获了充实与喜悦。教学过程中的优点:1、展示了良好的教师基本素养:因为是一名专业的政治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毕业班工作,又多次参加市县优质课大赛,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无论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本节课的讲解,受到了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2、教学设计亮点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学环节紧凑、合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导入新课新颖自然,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这幅图片导入,直接把学生引领到教学主题之中;第五个环节通过研读材料,观看视频来感悟大学生杨大可的创业艰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创业的艰难,从而认识到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从而很自然地延伸到我们的中国梦的实现这项伟大事业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尤其是第六个环节从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光盘行动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七个环节,要求学生也“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也就是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这个环节巧妙地与时政结合起来,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应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总结,播放音乐《明天更美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中结束,学生情感得以升华。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例如第二个环节艰苦奋斗精神大搜索,第四个环节讲雷锋故事,第五个环节畅谈人生感悟,尤其是第七个环节的小组讨论等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的缺点:1、普通话不太标准:在讲课过程中,尽管教学感情真挚,语言组织精美,但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口语话较多,如“那么”、“是不是”出现次数较多。今后要努力改正,尽量使语言规范、干净、利索。2、教学环节没有设计达标测试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分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若能在教学中增设一个练习环节就更好了。3、课件制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课件制作与电脑操作还不够娴熟,如第五个环节的视频就没有制作到幻灯片中,所以播放时就会耽误时间,课件制作就显得不够精美。今后,我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认真备课,规范语言,多听课,多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使自己成为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