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证工作情况汇报县地处XX省东南部,总人口达70万人,是xx市第二人口大县。xx县公证处于1981年组建,现有4个政法专项编制,现有工作人员4人,其中具有公证员资格的3人。近年来,xx县公证处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这一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预防纠纷职能作用,狠抓公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不断推进公证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XX年共办理公证案件338件,收取公证费15.9万元;20XX年1-8月,共办理公证案件321件,收取公证费16.7万元。我县公证处连续两年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公证质量先进集体”,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公证质量先进单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县公证工作开展情况。(一)创新理念促提升。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我县公证处全体工作人员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规范便民措施。一直以来都秉着“热情、礼貌、快捷、准确、负责”十个字作为服务的准则,面对前来办证的群众,不论老少,不论贫富,一律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把“宾至如归”的服务带给公证当事人,以统一、标准、文明的职业作风奉献于社会,以诚信、规范、高效的服务水准取信于群众。二是开展公证援助服务,落实惠民新举措。虽然县公证处人员少,但为了方便群众办证,特别开辟了“绿色通道”,即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出行不便的特点,对他们的公证需求县公证都适时安排专人上门办理,并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群众酌情减免公证费用;为特殊群众提供“延时、预约、上门”服务106件次,为老、病、残、困难群体提供公证法律援助56人次,减免公证费2万余元。如7月31日,xx县高亭乡17岁的刘秀芳因出生被人遗弃。1994年,42岁的单身汉刘爱国在当地一家医院附近捡回她。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当初刘爱国一直没有到民政部门为秀芳办理收养登记手续,因而没有户口。后刘爱国想要为女儿办理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父女俩一一走遍了派出所、乡政府、民政部门,第1页共5页秀芳的户籍办理始终没有任何进展。经人指点父女俩来到了县公证处,通过“公证”来证明自己的亲情。县公证处决定对刘秀芳父女俩提供法律援助,证明其抚养事实关系,并免除所有相关费用。公证人员还带着秀芳先后前往公安机关等部门请求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办理了户口。三是创新公证服务模式,扎根基层顺应群众新期待。公证处在县司法局的引领下,创新公证服务模式,依托司法所建立了县公证处乡镇业务咨询点。在各咨询点开展了“便民绿色服务”,截止7月底,共发放公证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00余人次,审查材料200件次,协助公证调查核实50多次。(二)拓宽领域勤服务。一是介入重点建设项目,扎根现场解决民生难题。今年4月下旬县公证处接到我县重点工程“汇邦商贸城”项目指挥的公证申请,称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需拆除周边一栋居民楼,项目指挥部已与该栋居民楼的各位业主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并约定了拆迁日期。整体拆除当天,县公证处指派2名公证员到现场对其中5户业主(因事外出)家中未及时搬出的物品进行清点封存,有效推动了该项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二是推进公证特色服务,便民利民。县公证处深入开展“服务群众办实事”活动,对偏远地区的当事人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偏远山区优先办”的原则予以优先办理。畅通便民渠道,提供更“人性化”的便民服务。公证处还积极组织开展了进社区活动,进村入户发放公证业务资料和联系卡片,联系卡上留有公证员的办公电话和家庭电话,确保当事人24小时得到服务,采取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证后回访等措施,让更多百姓了解了公证,懂得了如何利用公证来维权,不让当事人跑“冤枉路”。8月3日双休日,县公证处值班公证员许东斌接到我县七甲乡深洞村李某关于办理委托公证的咨询电话。李某的弟弟在xx市涉及一起交通事故,广州交管部门要求其父母到事发地处理后事。而李某父母年事已高,到广州甚为不便,想委托李某全权处理后事。同时身处偏远山村的李某父母到县城办理委托公证极不方便。知悉详情后,公证处迅速安排专人驱车40公里赶到李某家,现场办理好了委托公证。为给人民群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