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和移民工作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16年以来,**市**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以下简称“区扶贫移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扶贫移民局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新投资年”中心工作,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主动作为,深入实施**综合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脱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枕头坝一级、沙坪二级水电站后期扶持报审和规划编制工作,扶贫和移民两条主战线各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成效(一)脱贫攻坚成果显著。1.规划先行,瞄准靶心。年初,区脱贫办将扶贫开发规划与全区“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紧密结合,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区“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分类制定了“五个一批”实施方案和“10个专项方案”、16个扶贫专项2016年度工作计划。经过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确定2016年“五个一批”为: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206户406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196户538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67户323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250户342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3户6人。围绕2016年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了区、乡(镇)、村三级脱贫攻坚作战图,以区级作战图为统领,乡级作战图为基础,村级作战图抓落实,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表。全区共118个子项目,涉及资金19157万元,截止目前,已启动100个项目,完成45个项目。2.推进项目,全面发力。一是易地扶贫搬迁推进顺利。按照《**市**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2016年—2020年)》,2016年规划搬迁196户538人,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并重,鼓励适度集中安置,因地制宜分散安置,投亲靠友安置等方式进行。目前完成主体工程5户,动工建设93户,98户正在做开工准备工作。第1页共4页二是**新寨建设实施过半。按照《**市**区2016年**新寨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计划实施新建村、曙光村**新寨建设170户(新建157户、改建13户)。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17户,正在动工68户,其余农户正在筹备开工建设。三是幸福美丽新村完成规划。按照省定贫困村集中实施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区决定在迎新、蒲梯、新建、曙光、新乐5个村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前,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规划项目涉及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文明5个大项18个小项。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水利建设方面:已完成800人的安全饮水项目。电力建设方面:按照农网改造规划倾斜贫困村和产业示范村政策,已解决201户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公路建设方面:金桅公路正在进行工程设计,峨富路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金河镇过境公路已完成主体工程,三角石大桥完成基桩工程,新建村通村公路已完成路基工程。网络建设方面:已新建光缆200公里,完成基站建设4个,完成宽带乡村建设4个,目前网络光缆已覆盖我区37个行政村,实现区域90%以上行政村通光缆,农村宽带接入能力已达到100m并具备平滑升级至1000m的能力。五是培育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结合我区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特色产品地域性强、生态环境良好的实际,区脱贫办统一规划,区农业局、区林业局专业引领和指导,大力发展乌天麻、川牛膝、红豆杉等特色种植业和大鲵、野猪等特种养殖业为代表的“林、茶、药、畜、菌、薯”六大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已新建标准化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440亩,林下天麻种植7800平方米,食用菌35万袋,魔芋330亩,规划建设5个养殖基地,核桃种植1400亩,实施核桃改良2600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1200亩,红豆杉种植300亩,特色水果856亩。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按照脱贫攻坚规划中“打造全省自驾游示范基地”的目标,大峡谷地质公园、大瓦山湿地公园等景点周边及沿线村庄作为旅游新村的塑造工作进一步加快。截至目前,区文体旅游局、区扶贫移民局已完成了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民俗达标户的创建报审工作。引领发展劳务产业。今年上半年,区脱贫办协调区人社局、区就业局等部门,广泛发展了“彝汉双语”、第2页共4页“种养务工双技能”、“就业援助月”“春风送岗”等培训和促进就业活动。3.强化社会扶贫,多措共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