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和基层工作经验交流组织建设是团各项建设的根本,固本强基后才有发展,要想真正把团员青年凝聚在团的周围,使团组织发挥引导青年的作用,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组织是服务的基础,要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是要注重抓班子、配队伍,健全服务的基本要素,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通过推进组织建设,力争把优秀的农村青年和大学生凝聚在团组织周围,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的效果。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县乡同步开展换届工作,基层团委按照“1+3+x”模式配齐了班子,把大学生村官、企业负责人、学校老师、优秀学生吸收到团委班子里来;第二是成立“XX县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组”,新建凤阳广生堂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团支部、海旺鑫面粉有限公司团支部;正在筹建门台工业园团工委、德力团总支;第三是召开全县乡镇“星级团委”创建工作推进现场会,不断完善团的各项组织制度。结合“党建带团建”要求,向组织部门建议在对党组织进行“三级联创”考核时,明确并量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第四是紧密联系青年报驻凤阳记者站,把驻地记者聘为团县委组宣部副部长,做好我县团的工作宣传。通过具体、实实在在的工作一步步推进组织建设,达到夯实组织载体的目标。二是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度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健全组织机制。传统的一乡镇一个团委,一村一个团支部的模式在目前仍然是团员青年意识中的主要组织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我们重点抓乡镇和村(社区)团组织的创建。结合上级要求,将乡镇和村级团组织作为重点对象,从人员配置、阵地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抓落实,按照一套班子、一间办公场所、一块制度创新牌子、一个档案资料柜、一套团情资料的“五个一”要求,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督促落实。第1页共3页在主抓传统阵地建设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创新的团建模式。在新形势下,团员青年的聚集方式、活动方式和联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团组织机构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结合新型组织的出现,还开展了农村合作社团支部、大学生村官团总支及其他独立团支部的创建探索。目前我们正在开始筹建小岗村青年中心和晏公新村青年联系中心,探索村级和区域联建新模式,力图为团员青年创造更多的交流联系平台。二、服务是凝聚的前提,亦是团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团组织的任务是要凝聚青年、带领青年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凝聚要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团组织要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对青年的感情。要在工作中使青年对团干部的个人感情变为对团组织的感情。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新时期的服务主要是采取一切措施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凤阳团县委将服务青年作为工作抓手和立足点,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青年和凝聚青年,为农村青年和创业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通过服务达到锻炼团干部的能力、加深青年人对团队的感情、占领青年思想阵地,从而聚集团队人气。一是选聘大学生挂职锻炼。去年我们和科技学院联合开展大学生到村、企业担任主任助理、经理助理;二是做好培训交流。我们6月份集中培训了团、队干部,并带领其赴江苏盱眙、淮安考察学习;积极和中央团校研究生部联络,已达成初步意向,在小岗培训中心建成后,将提供长期的师资队伍,共同培训村官、团队干部;三是扎实推动小额贷款项目,为农村青年及创业大学生争取产业发展资金。上半年为30多名青年争取了100多万元的创业小额贷款;四是建立德力日用玻璃有限公司、广生堂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金石园林有限公司三个大学生见习基地,并召开对接会。目前广生堂、德力已完成见习招录工作;五是加强青年农民工培训,积极与劳动局和教育局联系,XX县区劳动就业中心、城东职业技校联合开展培训。已经培训5期,共培训人员500余名。三、引导是团组织的根本任务,要激发团组织的活力,增强感召力。第2页共3页有了先进的指导思想还不够,关键是要激发团组织的活力,吸引青年的注意力,增强感召力,才能实现有效地引导。首先,开展好自身各项主题活动,是增强活力的基础。一是围绕党对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要求开展系列学习活动;二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