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30岁之后,女性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事情应该去做,哪些事情不能去做,必须了然于胸。以下是30岁后女性不应该再去做的事:1、还把自己打扮得像青少年。2、忘记父母的生日。3、在酒吧与闺中密友故作亲昵状以引人注目。4、在酒吧与男友故作亲昵状以吸引他人目光。5、床上摆满毛绒玩具(真的,摆一个都多余)。6、心中依然暗恋已经5年未曾谋面的男人。7、为叛逆而叛逆,与父母唱反调。8、仍然认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9、还在记恨中学时冒犯自己的男生。10、仍然没有养成健身的习惯。11、不刷牙洗脸洗澡就睡觉。12、在同事聚会上狂饮,酒后失态。13、还在迷恋谢霆锋。14、认为“我自己能行”。15、管父亲叫“爹地”。16、与兄弟姐妹争宠,上演手足大战。17、还想靠脸蛋讨生活。18、仍属于月光族———每月都把薪水花个精光。19、仍在期待英雄救美或白马王子突然出现。20、毫无目的地频繁调换工作。21、在开心网上追男人。22、期待男人主动追求自己。23、攀比,希望过上和某某人一样的日子。24、过生日的时候,希望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事情,为自己庆祝。25、还会因“被交往了两周的男朋友甩了”而流泪。26、还在用数字衡量自己的价值。27、对自己太吝啬。28、没有找好下家就盲目跳槽。29、把自己的所有问题都推到妈妈身上。30、幻想自己仍然20岁。很可惜没去听课,庆幸有这么好的一份听后记,所以转贴到这,以便日后随时复习。10月21日,又一次聆听了蔡老师的萨提亚模式讲座。这次是在南山北师大附小做的专场,小礼堂里座无虚席。这次的主题是:喜悦就在生命拐弯处——儿童的心理创伤治疗。我是个不习惯边听边做笔记的人,所以说是笔记吧,就是说我自己听完后,自我融合出来的总结更准确一点。所以,有可能有些朋友感兴趣的部分被我自己过滤掉了哦,这笔记里可能有些部分是蔡老师的原话,有些部分会是我自己的解读哦。蔡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让在场听众讨论的一个问题:儿童的心理创伤从何时开始的?听众提到了关于胎儿的心理创伤,分离的心理创伤。蔡老师说,人体的细胞是有记忆能力的。如果一个女性在怀孕生产之前,曾经有过堕胎人流的经历,这些经验将留在子宫细胞的记忆里,当这个女性再次怀孕时,细胞会告诉这个胎儿一些信息:如果你不听话,就会被杀死。当这个女性还没有决定好是否要这个BB时,母亲的挣扎、焦虑、担心等等情绪,腹中胎儿一一知晓,最初的心理创伤由此便已经开始了在这种创伤之下,有些胎儿会自动流产,甚至有些足月的胎儿死于母亲腹中,或者是过了预产期,仍然迟迟不肯出来。因为BB有恐惧,不敢来到这个世界。如果BB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可能等小朋友长到十一、二岁,他\\\\她开始做出很多离经叛道的事情,很容易看到他\\\\她充满焦虑、愤怒、恐惧等等很多能量,究其根源可能源于在子宫中,经由母体所带来的这种细胞记忆。出生的经历对BB来说,也是一场心理创伤的经历,从温暖安静的子宫里,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推动而出,来到一个冰冷刺眼的世界,并且可能得到的第一个接触是一双无法给予爱的手,和狠狠大力的一个巴掌而被迫哭出来的经历,就如同从天堂掉进地狱一般,使婴儿充满了生命的原生恐惧,在整个婴幼儿期,BB迫切需要寻找与母亲仍旧是一体的安全感。如果是剖腹产出生的婴儿,这一点会表现的更加强烈,因为BB本来还没有准备好来到这个世界,但是突然之间,没有任何过渡地,便被强行拎出了天堂。这种从出生带来的心理创伤记忆,将一直隐藏在我们的身体细胞里,成为我们的一种原生的创伤记忆,它可能带来的情绪表现,也许是愤怒、焦虑、恐惧……,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暴力、胆怯、紧张……如果母亲在怀孕时,父母都希望是个男孩子,而胎儿本身是个女孩,她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这种期待,为自己是女孩子感到不安,担心父母不爱自己。蔡老师建议在座的父母如果家里有女孩子的,可以回去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曾经希望你是个男孩子,现在你出生了,你是个女孩子,但是妈妈也同样欢迎你,同样地爱你和重视你。蔡老师说,试试看对你的女儿说这些话,看看她有什么样的反应。她也许还小头脑里听不明白你讲什么,但是她的身体和细胞会听明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