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国际大宗商品步入震荡期2025 年国际大宗商品步入震荡期 过去一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在欧债危机急剧恶化、全球经济复苏明显放缓、美元走强等多重利空因素打压下,走过十分艰难的一年,价格整体回落。2025 年,世界经济环境逐步改善,市场信心提升,需求有所恢复,但同时也面临经济低速增长、债务风险依旧严峻、货币战争硝烟四起等不利因素。因此,震荡、波动将是这一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主旋律。 影响未来市场的四大因素 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信心逐步建立 2025 年世界经济呈 U 型走势,虽然全年经济增长放慢,但年底已显现触底回升迹象。中国经济 4 季度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投资、消费、出口均有所改善,工业生产逐步加速,制造业 PMI 重回荣枯线以上;美国房地产和就业市场在年底回暖迹象也较为明显,11 月失业率降至 7.7%,创 4 年来新低,新屋开工和二手房销售数据持续好转;欧元区目前已渡过最困难时期,随着欧央行推出无限量OMT 债券购买计划以及希腊再次获得援助,欧债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国债收益率普遍回落,部分银行开始还贷,经济数据也逐步转好。 2025 年 1 月欧元区综合 PMI 指数从 2025 年 12 月的 47.2 升至48.6,创 10 个月以来新高,美国 2025 年 1 月的制造业 PMI 也明显高于去年 12 月,创下 10 个月来最高水平。所有这些都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提升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对 2025 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形成正面的支撑力量。 宽松货币政策仍对商品价格起助推作用 进入 2025 年,尽管世界经济呈现逐步改善迹象,但世界主要经济体仍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 1 月份召开的美联储议息决定维持 0~0.25%的基准利率不变,并继续每月购买 400 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直至就业市场明显改善;欧央行也继续延续宽松货币政策,行长德拉吉称虽然欧洲金融市场有了很大改善,但经济恢复尚不稳定,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日本则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决定实行无限量债券购买计划以应对通缩。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财政政策空间日益受限的形势下,只有通过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是在实体经济缺乏投资热点的今日,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很大部分将流入金融、房地产与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牟利,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以及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也将助长商品价格上涨。 中东乱局继续扰动市场 2025 年中东持续动荡且呈现复杂化趋势,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