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重点:《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农奴制改革的性质。2.难点: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探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知识点一农民的“解放”1.签署文件(1)文件签署: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2)主要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2.主要内容(1)政治(2)经济(3)组织: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3.改革结果(1)不仅使农民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而陷于破产的境地。(2)农民在极度失望中掀起了抵制改革、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新一轮斗争。[知识精讲]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农奴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变化(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2)经济上:农奴用高价赎得一块份地,但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3)组织上:通过建立村社,农民由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地方政权支配。知识点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1)进步性(2)局限性知识点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1.目的:使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2.内容(1)政治体制①内容:1864年,设立地方自治局;1870年设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规定财产资格限制。②评价:是地方政府的辅助机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司法制度①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②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3)军事改革①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③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3.影响(1)维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2)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3)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知识点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工农业发展情况(1)工业(2)农业2.发展特点(1)借鉴了西欧先进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法,发展迅速。(2)由于比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晚,发展水平落后。主题一“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史料探究】史料一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奴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史料二1861年《解放法令》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史料三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史料四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思考(1)依据史料一,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3)如何理解史料三中的“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对俄国社会有何影响?(4)如果史料四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农奴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仍受由地主所控制的“村社”管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3)理解:农民在支付了高昂的赎金后变得一贫如洗;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耕作不便、数量少,不足以维持生计。影响: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4)废除农奴制后,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史论归纳】全面评价“二一九法令”1.进步性(1)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2)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3)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局限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