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B.发生电子得失或偏移C.有化学键断裂,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A.I2升华B.NaCl颗粒被粉碎C.冰融化D.HCl溶于水得到盐酸4.下列变化过程吸收能量的是()A.Na+→NaB.Cl→Cl-C.H+C1→HClD.H2→H+H5.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6.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已知断裂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436kJ,I—I:151kJ,H—I:299kJ,下列对H2(g)+I2(g)2HI(g)的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A.放出能量的反应B.吸收能量的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可逆反应8.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C.1molH2跟1/2mol02反应生成lmolH2O一定释放能量245kJD.2molH2(g)跟1mol02(g)反应生成2molH20(g)吸收能量490kJ9.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1):P-P:198P-O:3600=O:498若生成1mo|P4O6,则反应P4(白磷)+30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A.吸收1638kJ能量B.放出1638kJ能量C.吸收126kJ能量D.放出126kJ能量10.已知化学反应2C(s)+02(g)点燃2CO(g)、2CO(g)+02(g)点燃2C0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0所具有的能量B.56gC0和32g0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0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0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02比生成C0时放出的热量多二、填空题11.在25℃、l01kPa的条件下,断裂1molH—H键吸收436kJ能量,断裂1molCl—Cl键吸收243kJ能量,形成1molH—Cl键放出431kJ能量。H2+C1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右图表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3)判断H2+C12==2HCl是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4)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12.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1molN和3molH生成lmolNH3(g)是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过程。(2)由1/2molN2(g)和3/2molH2(g)生成lmolNH3(g)过程_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__kJ能量。13.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l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8.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ClB.HBrC.Hl(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