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幽幽端午、浓浓诗情”主题队会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加强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风俗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2、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理解屈原这位爱国诗人与端午节的关系及相应的民俗风情。二、活动预备:1、查找有关端午节的民俗、故事。2、排演有关节目。3、制造相关小报和媒体幻灯材料。4、请胡晨旖的奶奶教小朋友学包粽子。三、主题会过程:中队主题会开始仪式(略)甲:最近好多人都吃粽子了呢,你家吃了吗?乙:粽子呀,我家也买了好多,你明白为什么要吃粽子吗?甲:明白啊,由于端午节立即要到了嘛,吃粽子但是端午节的风俗哦。乙:是呀是呀,真希望今天确实是端午节哦,我现在好想吃粽子啊。甲:哈哈,看你馋得!那我们先来听听粽子的声音吧。请听配乐诗朗读《粽子》。(配乐诗朗读《粽子》(王欣芃、章之君、眭惠莉、李亦菲)她总是在五月出现连同艾叶、雄黄酒和激昂的龙舟号子打捞一个不朽的灵魂人生的春风又一次芬芳游客的双唇糯米参杂的红豆翻译成感受都是相思当所有的传说被人淡忘时我的夜晚泪如春水诗人留给粽子的些许暗示阵阵泊动我的残梦事实上没必要包裹那么严密就像春日封锁的那枝红杏总是在不经意间从篱笆缝隙中探出头来(全班齐:这是一个商定俗成的佳节一颗颗粽子裹满陈年往事温和我的经历)乙:真没想到,小小一个粽子居然还有那么多的故事,但是最主要的仍然为了纪念一个爱国者屈原。甲:嗯,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但他不断不忍舍弃本人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本人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绚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乙:屈原真是一位伟大的人,让我们来缅怀一下当年的屈原吧,请看短剧表演《屈原》。短剧表演《屈原》(屈原:孙祎周;尹子兰和靳尚:张云飞、李文浩;楚襄王:吕继杰;渔父:李子航;旁白:施琦)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不断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去,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楚国人由于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内心特别不平。特别是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襄王网罗人才,远离小人,鼓舞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但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楚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们对楚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确实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确实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楚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计划,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附近的庄稼人明白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特别佩服屈原的为人,但确实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模样。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如何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因此我被赶到这儿来了。”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单独清醒呢!”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本人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但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渔父特别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