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景问题切入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管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有大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自传》学习目标引领课标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难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整体结构感知本课第一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的传入情况;本课第二目:“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期间及其以后的传播情况;本课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本课三目呈顺承关系,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①社会主义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③1918④庶民的胜利⑤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⑥十月革命⑦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⑧新文化运动⑨工读互助团⑩问题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研究会演讲战斗色彩1919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理论指南重难疑点探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1)外部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2)内部原因①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性。②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需要马克思主义。③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⑤问题与主义之争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多知识分子的拥护。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2.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从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后,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首倡者,他们通过办报刊、成立社团及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向民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2)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五四运动中,不少先进分子主动接近工人,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这样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开始就带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3)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五四以后,国内出现了一股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但内容极其庞杂,有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先进知识分子取各家之长,弃各家之短,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认真的比较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以其无限的生命力开拓着自己的前程,逐渐被更多的青年所接受。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之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3)中国知识界众多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4)中国人民也开始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的不同,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典型例题示例【例1】(2011·浙江文综·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可结合排除法做组合类选择题。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答案】B【例2】(2010·四川·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