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互动课堂学案人民版选修1疏导引导1.俄国19世纪工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原因特点:发展缓慢、落后。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具体表现为:①保守派的反对。②农奴制下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劳动力。③缺少工业投资。④农奴制下的农奴极端贫困,不能为工业革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2.农奴制改革酝酿(1)背景:是在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农奴制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农奴起义风起云涌。国外:国际地位下降。(2)特点:缓慢而谨慎。(3)原因:改革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阻力非常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教训。(4)表现: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主的阻力;农奴制改革机构经历了由秘密到公开的过程;由各地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的异同比较相同点:①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②产生背景: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了武装起义。4.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原因:俄国社会的落后和政府的腐朽。影响:①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遏制了俄国的侵略。②引起了俄国国内巨大变动。俄国农奴制的各种弊端充分暴露,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5.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变革的影响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1900年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俄国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俄国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活学巧用1.19世纪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技术落后B.缺少工业资本C.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D.国内市场狭小解析:A、B、D三项都是落后的农奴制带来的后果,只强调了影响工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另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落后的生产关系。答案:C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国内背景是()A.国内局势动荡不安B.新思潮涌动C.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D.国际地位下降解析:B、C两项都是A项的具体表现;D项属国际背景,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A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A.先秘密后公开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C.缓慢而谨慎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解析:尽管早在1856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已谈到了废除农奴隶的问题,但他直到1861年国务会议通过改革草案时仍强调保护地主的利益,可以看出其态度之谨慎。答案:C4.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英法强大,俄军指挥失误B.俄国军队战斗力低C.俄国交通运输落后D.俄国的落后解析:A、B、C三项都强调了俄国落后在战争中的表现,虽都是战败原因,但这些表现的根源是俄国的落后。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