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1873年,日本派出的大型使节团到达德国,号称“铁血宰相”的德国首相俾斯麦会见使节团。俾斯麦对使节团直言不讳:“方今世界各国,皆以亲睦礼仪交往,然而这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强弱相凌,大小相欺。”“他们所谓的公法,被他们说成是保全列国权利的准则,但是大国争夺利益的时候,如果对自己有利,就依据公法,毫不改动;如果对自己不利,马上诉诸武力,根本没有坚持公法的事情。”这一番醍醐灌顶的话,让大久保利通等人产生钦佩之情,木户孝允兴奋地说:“可效法者,当以德国为最!”请思考:日本在效法德国方面,在政治体制上最典型的事例是什么?提示: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按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一、天皇脚下的自由民权运动1.背景(1)明治维新使日本迈进了__________的门槛,但广大人民得到的________非常有限。(2)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没有解决农民的________问题,广大农民进行激烈的反抗。(3)广大中小资产阶级、__________以及部分中下级武士争取________的呼声日益强烈。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与日本社会不同阶层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应注意结合有关史实进行分析和理解。2.斗争目标开设________;实行________;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3.发展状况(1)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提出并发表《____________》,揭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2)______、________等自由民权团体成立,并提出自由民权的政治要求。(3)19世纪80年代初,自由民权运动发展成为________的政治运动。4.结果19世纪80年代中期,最终在内讧中以______告终。5.评价本质是明治维新的____________,迫使明治政府走上了________道路。二、“御赐”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1.背景(1)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2)__________考察欧洲各国的宪法和政治制度。2.诞生1889年,“御赐”的《______________》诞生。3.主要内容(1)宣布实行__________,但宣称“____________”,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或解散议会等权力。(2)众议院由选举产生,但对__________做出了种种限制;议会拥有__________,但通过的法案必须经__________批准方能生效。(3)内阁作为行政机关,只对______负责,对议会只负有“________”的责任。(4)规定在天皇身边设立“______________”,拥有最高________。《大日本帝国宪法》在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但实际上仍然由天皇掌握国家的主权,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4.影响(1)进步性①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承认了人民的______等一些基本权利,是亚洲的第一部宪法。②确立了__________政体,基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2)局限性:缺乏比较健全的________精神。《大日本帝国宪法》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但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答案:一、1.(1)资本主义民主权利(2)土地(3)中小地主阶级政治权力2.民选议会君主立宪3.(1)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2)立志社爱国公党(3)全国规模4.失败5.继续和发展立宪二、1.(2)伊藤博文2.大日本帝国宪法3.(1)君主立宪政体天皇神圣不可侵犯(2)选举权立法权天皇(3)天皇道德上(4)枢密院决策权4.(1)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参政权君主立宪(2)民主宪政【问题1】自由民权运动是要将日本建设成自由和人权国家的运动,这一运动推动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提示:分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对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可以其思想基础、主体、斗争方式、领导核心等角度为切入点分析。(1)深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明治维新前后,伴随着西学东渐潮流的兴起和发展,自由、平等、民权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量涌入日本,促进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以社会中下层为主体:自由民权运动的参加者以广大中小资产阶级、中小地主阶级以及丧失了昔日荣耀的中下级武士为主,社会上层人士的参与程度较小。(3)以政治斗争为主要方式:自由民权运动提出了开设民选议院、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