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高考地理二轮能力提升教学案——河流考点突破水文特征自然要素综合开发利用人文要素河流水系特征内外流河(区)补给类型河流问题内流河(区)、外流河(区)一、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1、形成:雨水落到地面、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2、分类:内流河(区)、外流河(区)3、我国内外流河(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二、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的变化【典型例题】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C)A.①——地下水补给B.②——湖泊水补给C.③——雨水补给D.④——积雪融水补给三、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因——影响河流的因素流量降水状况河流水文特征水位气候气温状况结冰期植被覆盖率含沙量相对高度水系形状倾斜方向流程地形地势山脉走向河流水系特征流域表层岩性河道流向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典型例题】(07年北京)36、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10分)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典型例题】(08年北京)36.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结冰期,冬春季有凌汛。四、河流与自然要素的关系1.河流与地貌(提示:从发源、流域、流向、流速、水能、航运等角度归纳,结合等高线图回答)(2)河流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表现?(提示:从河流的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分析回答)(1)地貌对河流有哪些影响?2.河流与气候侵蚀搬运沉积(1)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降水与气温)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温差变小)、降水(增多)等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1、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量;2、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4.水库对河流的影响使水库以下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使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改变枯水期的水质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典型例题】下图中曲线表示某水文站在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情况,判断:水文站位于水库的__下__(上、下)游方向,图中__a__(a、b)曲线反映的是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情况。五.河流与人文要素的关系1.河流与农业世界农业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冲积平原地区,其提供的有利条件有(1)灌溉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湿润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2)河流携带泥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冲积扇等,肥沃的土壤。2.河流与工业工业沿河分布的主要区位优势是:1.河流的运输价值2.提供丰富的水资源3.影响工业的布局:(1)对水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厂:水污染工厂(印染厂)、水厂的布局等。(2)提供能源(水能):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布局(有色冶金工业)。3.河流与城市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两岸和三角洲地区,其区位优势包括:1.提供水资源2.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水运与港口)3.农业基础好4.地貌条件好:地形平坦【典型例题】39.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06年全国卷1)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图9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1)比较图9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4.河流与人口分布河流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往往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沿岸、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原因分析:工农业发达,城市集中;交通运输便利,历史发展悠久等。5.河流与旅游业河流是一种水景,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如:尼罗河风光、桂林山水、三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