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问题导学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时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材料二邓小平在全面深入地观察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后,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材料三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1)根据材料归纳邓小平的基本思想主张。(2)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的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践这些思想的。全面认识邓小平理论(1)形成过程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整顿,纠正“左”倾错误,这些基本思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酝酿。②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这一理论开始产生。首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会议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逐步发展: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④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历史地位①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②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③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邓小平理论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处理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当堂检测1.“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劫难”时期,但在1975年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回升,其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总理批判极“左”思潮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确定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邓小平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2.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冲破了思想的藩篱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材料二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接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时时处处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一的观点有什么不同。(3)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在当时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