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内容,明确目标,思考对策二、高三地理二轮备考的基本策略三、描述和阐释降水特点的过程与方法1.降水概述2.描述和阐释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过程与方法3.描述和阐释降水量时间变化特点的过程与方法四、针对基本技能,设计专题(一)地理技能概述(二)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变化的过程与方法小结与过渡四、针对基本技能,设计专题(一)基本技能概述1.主要类型按呈现方式分为:文字技能、图像技能与表格技能等2.地理学科的特色技能图像技能(二)描述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考试大纲》中的“描述”2.地理事物概述3.描述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ⅠⅡⅢ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1.《考试大纲》中的“描述”1.《考试大纲》中的“描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形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对地理事物分布与变化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与变化的描述(二)描述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考试大纲》中的“描述”2.地理事物概述(1)地理事物的含义地理物体、地理现象(2)地理事物的主要类型●按性质分类自然地理事物、人文地理事物●按空间分布形式分类点状、线状和面状地理事物3.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小结与过渡3.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分布的含义(2)我们“学”过哪些面状地理事物?(3)我们是如何“学”的?(4)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过程与方法(5)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变化的过程与方法(6)试题精练主要内容分布:指在一定地区或区域内散布。指在一定地区或区域内散布。3.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分布的含义3.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分布的含义(2)我们“学”过哪些面状地理事物?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区②主要地形区③河流流域④自然带⑤农业区⑥工业区⑦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⑧区域:海洋与陆地、大洲与大洋;世界地理13个区域;国家;中国;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等⑨其他:岛屿与群岛、人口稠密区等。3.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分布的含义(2)我们“学”过哪些面状地理事物?(3)我们是如何“学”的?①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②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③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小结与过渡课标: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课标: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3.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分布的含义(2)我们“学”过哪些面状地理事物?(3)我们是如何“学”的?①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②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③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4)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过程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