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课前预备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过程正处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联系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要掌握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贡献。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民主与科学的号角撼动着封建统治的根基,是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即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要充分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同时也要能够客观实际地评价新文化运动。课堂同步1.在中国最早举起新文化大旗的人是A.B.C.D.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中国的富强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3.新文化运动最初出现新的发展是指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A.主张民主制度B.倡导学习西方C.反对尊孔复古D.坚持反对封建课后巩固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2.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相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在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B.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的绝不相容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D.尊孔思潮与帝制复辟的内在联系3.阅读下列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请回答:①这段文字出现在什么运动时期?②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③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速训练简要叙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选科准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自持有哪些不同的主张?课堂同步1A2C3C4D课后巩固1A2D3.①新文化运动时期。②民主和科学。③内容: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速训练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对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存在绝对的否定,但是并不影响新文化运动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选科准备①地主阶级: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或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或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自强”和“求富”。②农民阶级: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仿效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③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或康有为、严复等)比较系统地介绍西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或孙中山等)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民主主义者(或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