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题精讲例1下列历史现象与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主张具有因果关系的有()①商品经济蓬勃发展②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宣扬“存天理,灭人欲”③反对礼教虚伪和官场欺诈的“童心说”日益流行④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思路解析:①和④属于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反映在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中就是批判君主专制要求发展经济;②属于思想领域现状的深刻影响;③属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主张之一,故排除含③的选项。答案:B黑色陷阱:容易误选C项,主要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想当然地认为反动或错误的思想不可能对新生的进步思想产生影响,忽视了思想领域的现状对新生进步思想的“反拨”作用。变式训练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除了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主要在于()A.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B.产生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C.当时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定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路解析:A项不符合“明清时期”的限定条件,B项属于进步思想产生的表现,C项表述与明清时期的社会现实相矛盾;由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可证明D项正确。答案:D例2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A.都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B.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相同C.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D.维护的阶级利益极为相同思路解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仅仅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并非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当时还不具备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条件;同时,孟子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所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排除A、B、D三项。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明清之际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方向。答案:C绿色通道:解答涉及思想主张类型的选择题,首先要明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然后结合这些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实践结果以及影响等进行客观评价。变式训练战国时期的韩非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明清时期的黄宗羲等人抨击君主专制,对他们的正确评价是()A.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B.都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C.都有进步的民主启蒙色彩D.都与时代的潮流背道而驰思路解析:韩非的主张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黄宗羲等人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都是正确的,故A项正确、D项错误;黄宗羲的主张不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韩非的君主专制思想与民主思想是对立的,从而排除B、C两项。答案:A问题探究问题1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26岁中举,以后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1580年辞官,依靠朋友接济先后寓居湖北黄安、麻城和直隶通州等地,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想一想,李贽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明朝时期“离经叛道”的反封建思想先驱?导思:思想主张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与思想家的家庭背景以及主要经历密切相关,更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直接联系。为此,分析时应注意从社会环境以及李贽的主要经历进行思考。探究:李贽出生的泉州属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李贽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因而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长期担任各地的中下级小官,生活极为困苦,对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具有真切感受;当时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极力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激发了李贽等进步思想家的反叛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使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从而使士人具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李贽亦不例外。问题2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与法者民也。”明末清初时期,黄宗羲则说:“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