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垣县第十中学高一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目标定位]1、了解陆地水的组成及河流水的补给类型。2.能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理解人类活动对陆地水及水循环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基础必知][重点难点]一、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1、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意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会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的主要类型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在不同季节水源补给也有明显的差异,并使径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列表比较如下:[特别提醒]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补给地下3、雨水补给的补给季节是在雨季,上表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的河流的雨水补给在夏秋季节,而地中海气候影响下的河流雨季是冬季。并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4、雨水补给的河流不一定都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季风气候的雨水补给具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比如西欧的河流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就相对较小。【小知识扫盲】季节变化:一年内各季节或各月降水量、径流量的分配状况。中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是: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集中在5—10月;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集中在7、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年际变化:年际变化是年与年之间的降水分配情况。汛期: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2、河流流量示意图的判读①看流量数据(立方米/秒):下面4图中很明显流量最大的是A图,A图是雨水补给图,一般出现降水量较多且集中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地区;可以看出C图的流量也较大,这是我国东北的河流,可以发现降水量较少,而却更集中。B图流量就少的多,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它是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和气温以及高山上的积雪冰川覆盖量的多少有关系,西北地区降水量很少,所以山上冰雪融水不会很多。而D图流量最小,体现了地下水补给的特征,缓慢而稳定。(D图7、8月为什么会有个小高峰?)所以看流量数据可以知道补给的雨水量、冰川的消融量等②看是否有断流现象:雨水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曲线起伏和汛期出现的月份很相似,除了用流量数据来判读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断流现象来判断。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冬季会断流,如B图中12、1月就没有流量,而且河流本身越往下游流量越小。③看不同月份的流量:一般北半球的河流雨季流量大的时候出现在夏秋季节,6-10月会有明显的汛期;而地中海气候的汛期出现在冬季。特别注意南半球的雨季出现的月份和北半球的相反。7月正是北半球多雨夏季,而南半球却是少雨的冬季。所以从月份流量上可以看出南北半球的区别以及地中海气候的不同。例题1、下图是某水文观测站在水库修建前后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图,a、b两条曲线代表修建前的是__,代表修建后的是__。[目标定位]1、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分类,明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2、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掌握洋流的名称和具体分布。3、理解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气候、海洋生物及渔场分布、航海、污染的影响。====================================================================================================[基础必知][重点难点]一、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运动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向、地形的限制、地转偏向力、密度。(2)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①北半球中高纬形成以副极地(60°N)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东暖西寒)②北半球中低纬形成以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