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知识梳理:一钠1.物理性质:物性:色,质地,密度____,熔沸点_____,导电导热性____。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保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2.化学性质:(1)跟氧气反应:Na+O2──(切面很快变___,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_)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_____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白烟)(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Na+S---(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①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钠立即跟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③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5)钠与酸反应:Na+H+---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6)钠与醇的反应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_总结对比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现象。(7)与盐溶液的反应与FeCl3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钠与碳酸氢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等反应的现象。△二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色、态化学式电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稳定性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与CO2反应的方程式氧化性、漂白性用途2.过氧化钠与CO2、H2O的反应应用于质量差法的计算。例:2.38克CO2和H2O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18.58克Na2O2固体后,充分反应,得到20克固体,求混合气体中CO2和H2O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3.硫酸钠Na2SO4·10H2O,俗名:芒硝。在玻璃、造纸、纺织、染色、制水玻璃等工业上广泛应用,医药上用作缓泻剂,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盐湖及海水中。4.氢氧化钠性质:有很强的性,易(用作),溶于水时会,受热(易?不?)分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强碱,具有碱的通性。工业制法:2NaCl+2H2ONaOH+C12↑+H2↑Na2CO3十Ca(OH)2=CaCO3↓+2NaOH5.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色、态水溶性热稳定性水解程度与盐酸反应与碱反应(Ca(OH)2)与CaCl2溶液反应与Al2(SO4)3溶液反应相互转化主要用途A、等质量(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酸和生成CO2的情况。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互滴鉴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分别加热蒸发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并灼烧固体的不同。D.制取Na2CO3的方法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NH3、CO2(氨碱法),利用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H4HCO3的溶解性原理,使NaHCO3从溶液中析出(依次通人CO2、NH3至饱和行吗?):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制纯碱的2NaHCO3Na2CO3+CO2↑+H2O(工业方法)6.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典型例题]例1.(09全国卷Ⅰ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例2.(09全国卷Ⅱ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例3.(09宁夏卷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