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型新课课时1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一、明确任务确立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知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知道“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2.结合教材运用图表发、问题探究法,学会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3.感受我国古代经济的辉煌。【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难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二、师生合作攻克目标【自主学习】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2、商朝:3、周朝:4、春秋战国时期:5、隋唐时期:原因:表现:6、宋代:7、元代:8、明清时期:新的特点:二、城市的繁荣1、城市的功能与格局变化:周秦至唐代:宋代:明清时期:2、外贸城市的兴起:三、“重农抑商”1、原因:2、发展历程:时期:兴起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松动__________:强化3、评价:积极:消极:【合作探究】教材P25《解析与探究》三、训练检验达成目标1.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A.开始成为商业都会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C.城市区域功能明显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3.(2013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10)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4.(2012福建文综,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的隋都城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离业活动5.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同学扮演了汉朝时期的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①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夜市”比较繁华②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③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④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上述甲同学的阐述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6.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7.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四、总结反思提升目标【课堂小结】【作业】见练习册18、19页【反思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