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思考**年以来,县委始终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突破口,统筹协调,多方投入,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坚持标准,分步实施为准确掌握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现状,有计划、有步骤解决“两无”村问题,**年初,县委组织力量采取发放调查表、深入乡镇实地查看、走访干部群众的办法,对全县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县252个村,有“两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的村116个,仅占村总数的46%;没有“两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的村136个,占村总数的54%。在116个有活动阵地的村中,绝大多数没有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有的选址不科学,群众办事不方便;有的面积狭小、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有的甚至成了危房;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的村仅有12个。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村级组织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削弱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针对我县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严重滞后的实际,县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要求各乡镇党委必须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县委明确提出了“三步走”规划:第一步,到**年底,有活动阵地的116个村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规范化程度;第二步,到**年底,76个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两无”村,要按照市上的统一标准修建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党员电化教育设施及办公设施;第三步,到**年底前解决全县剩余60个村的阵地建设问题。二、夯实责任,严格管理为保证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从**年开始,县委将各乡镇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列入乡镇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与各乡镇党委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乡镇党委书记是阵地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与各村也签订了第1页共4页责任书,明确了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及时了解掌握全县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情况,督促各乡镇、村赶时间,赶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阵地建设任务,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建立了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月报制度,要求各乡镇必须在每月20日前上报建设情况。同时,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坚持每季度派员深入各乡镇、村实地查看,督促检查。对阵地建设力度不大,进展缓慢的乡镇进行通报,连续两次被通报的乡镇,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年终组织力量对各乡镇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进展情况、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整建乡镇党委的一个重要依据。**年8月,县委组成三个检查验收组,分别由县委分管领导及组织部领导带队,深入乡镇、村,通过实地察看、勘验,严格标准,对全县“两无”村活动阵地建设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县委及时召开会议,对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的村及时研究下拨了17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为保证专款专用,我们对这笔资金象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那样进行管理,要求各乡镇带上盖有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印章的收据到县委组织部领取,直接将补助资金下拨到村,有效地防止了克扣、挪用。由于管理严格,确保了这笔资金真正用到了村级阵地建设上,也极大地激发了各乡镇、村解决村级组织阵地的积极性,加快了全县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步伐。三、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我县经济总量小,财政困难,乡镇负债大,“空壳”村多,村级阵地建设困难大。为此,县委加强领导,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调动各方面力量解决“两无”村问题。县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村“两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国土、城建、扶贫等相关部门都要出台明确的优惠政策,支持、扶持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县委组织部、基层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支部帮建活动的通知》,要求联乡扶贫部门从“硬件、软件”等不同层面对农村支部予以扶持。各乡镇结合村小学教学点重新布局给村两委调配办公室,解决部分特困村阵地建设难题。特别是在解决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资金方面,我们充分调动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