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同时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中央为什么要把领导干部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我认为,首先领导干部一般都身居重要岗位、执掌重要权力,他们作为关键少数,虽然人不多,但是在推进党的事业、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其次,领导干部带领职工群众干事创业,职责重、权力大。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从好干部沦为阶下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领导干部不接受监督、不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因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抓起。具体如何去抓,在此有三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申请入党条件之一就是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主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是一个党员最基本的义务。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所以不论职务多高都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特别是作为一把手,要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领导干部经常以各种理由推脱参加组织生活,那么其所在党支部的其他党员就会群起仿效,就都不会重视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直接导致其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指出在组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以实际行动履行党员义务,为全国8700多万党员做出示范。我们领导干部要自觉向习总书记看齐,以上率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带头参加组织生活,积极参加支部会议,与其他第1页共4页党员一起认真学习,模范践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做到红脸、出汗、扯袖子,用实际行动保证组织生活质量,那么党内组织生活就自然而然会严起来、实起来。二、领导干部要带头接受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自觉接受党内外各种监督。我们常讲人无完人,一个领导干部无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资历多深、水平多高、能力多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对于自身的缺点、不足,我们自己经常难以认识,原因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领导干部需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通过不断主动接受监督来提高自律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接受监督,首先要摆正心态,乐于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监督是一道防火墙,可以约束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错误,避免亚健康恶化成不健康。以感激之心,欢迎监督、希望监督,才是领导干部对待批评和监督的正确态度,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其次要秉公办事,敢于接受监督。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常常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因此,接受监督需要有一定的勇气。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一心为公,用权为公,才能具有敢于接受监督的勇气。纵观被提拔的官员和受到惩处的官员,让我深深感到,一名领导干部越是敢于接受别人监督,就越能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行得端、走得正、站得稳;反之,因为心中有鬼,所以不敢接受监督,千方百计逃避监督,就会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直至把自己逼上绝路。最后,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接受监督,我认为首先要从如第2页共4页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做起,在组织面前,领导干部要忠诚老实、心底无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