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家长是否参与学前教育,参与的程度如何,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就是家长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它是一种代表着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的常设性群众组织,也是一种家园共育的形式。一、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作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家长委员会对增进家庭和幼儿园间的信息传递,整合、提升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家园共育的众多形式中,家长委员会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疏通家园双方沟通的信息通道家园之间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灌输式的,家园之间的地位其实是不平等的。幼儿园往往处于主导、主动的地位,向家长提出要求;家长则是从属的,被动地听取幼儿园发布信息。虽然幼儿园有时会咨询家长的意见,但由于家长从属、被动的角色,家长向幼儿园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家长虽然对幼儿园有意见或疑问,却因为心存顾虑,而不能畅所欲言。现在家园双方可以借助家长委员会进行双向的、回应式的沟通交流。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可以说是家长的代言人,任何家长对幼儿园有什么要求、疑问、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向家长委员会反映,再由家长委员会把这些信息及时、真实、全面地反馈给幼儿园,同时督促幼儿园在一定时限内回复。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进行平等的、经常的、双向的沟通与交流,疏通了家园双方沟通的信息通道,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二)有利于家长在决策层面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兰姆斯等人提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五层架构:第一层是知情,知晓幼儿园信息;第二层是应邀参与活动;第三层是与园方对话,参与园务讨论;第四层是提出意见与观点,帮助决定与幼儿有关的事项;第五层是参与决策,家长进入家长委员会,共同承担教育参与权的职责,与幼儿园并肩担负起运作的责任。②以往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大多集中在前四个层面,而家长委员会则能帮助家长在决策层面上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参与决策可以给家长一种心理认同感,使他们感觉自己是幼儿园中的一员,从内心认可幼儿园,从而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作为幼儿园的常设性群众组织,家长委员会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也能够避免家长以“个人形式”参与造成的过于主观,甚至滥用特权的弊端。(三)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与家园之间的沟通相比,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为家长所接受,家长委员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家庭、每个家长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协助幼儿园更细致、更全面地开展家长工作。家长委员会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帮助突出表现在:第一,家长委员会能够掌握各个家庭的详细情况,有助于幼儿园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指导家庭教育的开展;第二,家长委员会能够挖掘家庭潜在的教育资源,每个家庭、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对这些优势的挖掘与利用单靠幼儿园是力不从心的,而家长委员会可以帮助幼儿园做好这项工作;第三,家长委员会能够提供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家园共育的切入点。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仍然只是流于形式,尚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家长委员会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职责不明虽然当前社会已经认识到了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性,有些教育法规对家长委员会也有所涉及,然而却没有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职责,而各个幼儿园制定的本园“家长委员会章程”则存在较大差异。笔者在网上收集了44所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章程”,各个幼儿园由于所处的地域、体制等因素的不同,“家长委员会章程”在内容的全面性、规范性上也各不相同。有的对家长委员会的权利、义务、组建方式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描述清晰而规范,而有的则比较模糊、混乱。笔者实地走访时发现,章程规范的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运作效率较高,但章程不规范的在运作效果上则差强人意。家长委员会权利不明确,使得家长委员会无法保障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幼儿园的任何决策几乎都不需要得到家长委员会的批准;另一方面,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幼儿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