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VIP免费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_第1页
1/3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_第2页
2/3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_第3页
3/3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每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鲁迅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品品很小的时候,妈妈从网上下载了《宝宝异想世界》的曲子,经常放给品品听。乐曲很好听,很轻柔委婉,连妈妈都百听不厌。品品稍大些,妈妈和她一起根据故事情节表演感兴趣的故事。品品扮演小刺猬,一块毛巾当桌布,藏在桌布下,妈妈是大灰狼,用手摸桌布下的小刺猬;一个纸箱子当大木头箱子,品品是小猴子,藏在里面。当大灰狼打开箱子,她就将手在空中做抛撒沙土的动作,大灰狼赶忙捂着眼睛逃跑了。品品最喜欢火帽子、跳跳蛙和红袋鼠了。只要穿上带拉链的衣服,品品肯定会像跳跳蛙一样,很潇洒地打开衣服,故意露出里面口袋里的“棒棒糖”,妈妈会配合着说:“哇!这么多棒棒糖!给我一个。”品品很爽快地拿出来给大家发,自己也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奶奶给品品买了把小蓝伞,小家伙特别喜欢。妈妈也凑过来和品品一起玩。“哗——哗——哗——下雨了。怎么办?妈妈没打伞。”“和我一起打。”品品将伞移了过来。“奇怪,路边那是谁躲在电话亭里?”妈妈故意用手向房子一边指着问。“是跳跳蛙!”小家伙配合道。“哇!快看,小猪向我们这边跑过来,它怎么没有打伞呀?”“快来,快来!一起打伞。”品品作招呼小猪状。表演了一阵子,有些累,刚坐下,小家伙用手比画着,嘴里喊着“哗——哗——哗——”,呵呵,示意妈妈又下雨了,还要表演,看她兴致那么高,妈妈也来了精神。去公园,品品最喜欢开车。运动公园里有停放一排的观光车。品品每次都要坐在驾驶座位上握着方向盘玩开车游戏。比如正在开车,想象前面马路中间有人在放风筝,品品赶快刹车、摁喇叭等。生活中类似的亲子游戏很多,经常玩,品品也很喜欢。这些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也增进了母女的感情。在教育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孩子的知识基础扎实,但想象力不足。那么,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呢?事实上,想象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认知能力,并非伟人、奇人或者外国孩子所特有,但为什么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不足呢?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个别差异”,也就是说想象力与其他能力一样,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差异,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却是“人为的束缚”或者“人为的忽视”。上小学的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正因为小学孩子单纯天真,思维较少束缚,所以可以自由想象。作为妈妈,应努力发现和挖掘生活中蕴涵想象力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尽心呵护想象的幼苗,努力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想象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小学孩子在学习各门课程中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孩子将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图形、概念,写作文也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想象力还直接关系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妈妈应该这样做】要提高小学孩子的想象力,妈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的表象储存。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影像,是具体的、形象的。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就有进行想象的丰富资源。带小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让孩子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让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2.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想象以形象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小学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比如,让孩子备一个摘抄本,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平时可拿来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