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根据考点确定复习内容:1、字(通假字)2、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3、句子翻译4、内容理解朝服衣冠/朝令夕改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能谤讥于市朝朝吾孰与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孰能无过孰早晨朝廷朝拜谁,哪一个同“熟”,仔细一词多义通假字谁,哪一个公共场合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修身养性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私高、长修建学习、锻炼偏爱私下一词多义私心(1)邹忌讽齐王纳谏。(2)窥镜。(3)明日,徐公来。(4)今齐地方千里。(5)能面刺寡人之过。(6)谤讥于市朝。(7)臣之妻私臣。(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讽古义:规劝今义:讽刺窥古义:照,看今义:偷看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刺古义:批评今义: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谤讥古义:指责议论今义:诽谤嘲讽私古义:偏爱今义:自私左右古义:身边大臣今义:方位名词古今异义词1、朝服衣冠2、吾妻之美我者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闻寡人之耳者穿戴以……为美,认为……美当面使……听到词类活用字词解释1、通假字乡为身死而不受2、一词多义孰视之/孰与徐公美3、古今异义卑鄙4、词类活用吾妻之美我者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二组是()()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念此私自愧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笑容满面C.朝服衣冠\朝三暮四D.面刺寡人之过者\勇于改过AB中考模拟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二组是()()A、王之蔽甚矣\隐天蔽日B、欲有求于我\有求必应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BC遮蔽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调整语序)我同城北徐公比,谁(哪一个)漂亮?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补充)第二天,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邹忌)(之)3、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非常严重了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重点词)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下达,群臣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成语)句子翻译考点(总结)1、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2、含有重点词的句子。如:门庭若市3、体现主题的关键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写景名句。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两个要求:逐字翻译补充成分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讽”齐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件家庭小事目的: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把握主旨)中考模拟2、你认为邹忌、齐威王是怎样的人?邹忌:善于思考、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齐威王:开明君主,勇于纳谏,勇于改过。(人物形象)中考模拟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害怕齐王四境之内都对齐王有所求(理解概括)中考模拟4、齐国最后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有勇于、善于进谏的邹忌,有勇于纳谏、勇于改过的齐威王,贤臣明君精诚团结。中考模拟角度启示2、邹忌自知不如3、妻妾皆美邹忌4、邹忌规劝齐王1、齐王纳谏除蔽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5、邹忌说服齐王,运用了什么技巧?联系人生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的某个道理?设喻类比、含蓄委婉内容理解(总结)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理解概括(情节)写作手法(对比、托物言志等)拓展迁移(启示、思考)课堂练习·他山之石(山东·德州市)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王之蔽甚矣②时时而间进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受蒙蔽间或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湖北·荆州市)7.(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D.乃下令。(乃: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