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斯密的政策主张》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斯密的分工理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分工、协作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计划和市场都得要的原因。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斯密的分工理论、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教学难点:斯密的分工理论。三、教学过程:第2课时斯密的政策主张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1、斯密的分工理论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1)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2)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3)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2)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3、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社会利益的增进(1)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2)斯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4、国家的职能国家的职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1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1、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