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狮子爱尔莎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2.给课文分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我”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的过程中对爱尔莎产生的深厚感情。2.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教师说:“狮子是凶猛的野兽,我们谁也不敢接近它,但有一个叫爱尔莎的小狮子却是十分温柔,顽皮又可爱,它和它的主人十分友好,他们竟然成了一对难舍难分的伙伴,你想知道这个小故事吗?请打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重点读准生字的读音1.学生读课文,反复认读注音的字。2.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几个字的读音。(1)缝:读feng,学生读“石缝”一词。(2)薄膜:薄读bo,学生反复读。(3)粗糙:cao,它是平舌音。学生反复读“糙”。(4)乳牙:rǔ,不读lǔ。教师告诉学生:乳牙是人或动物(哺乳动物)出生后不久长出来的牙齿。小狮子是哺乳动物,因此有乳牙。(5)蹭着:ceng,学生反复读。(6)剖开:pou,而不读puo,反复读。(7)吮吸:shǔn,这一词是婴儿吃奶的动作,在这里指小狮子的幼稚可爱。三、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宽恕:宽容、饶恕。在这里指小狮子爱尔莎知道自己错了,请求“我”饶恕它。2.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3.九霄云外: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4.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在这里写出了“我”和小狮子的深厚感情。四、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1、2、3……”等数字标出。全文共10个自然段。五、教师引导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一)读懂第1自然段。教师让学生回忆“读懂自然段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这个方法试着归纳第1自然段段意。1.第一步找什么?(“找”有几句话)2.第二步干什么?(说句意)3.下一步干什么?(归纳句意,说段意)(1)学生把每句的意思串联起来说段意。(2)学生自己说段意,教师鼓励学生说:“这样一来,你们概括这段段意时,要点很全。”(3)教师说:“谁能在要点全的基础上,说得再简单,精练些?”学生说,老师表扬鼓励。(4)教师总结:概括段意时要点要全,语言要精。学生再说这段的段意。(二)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你是如何读懂这一小段的,自然段段意如何概括?六、布置作业回家后,分别读下面各段,试着用这个方法归纳一下段意。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2.给课文分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我”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的过程中对爱尔莎产生的深厚感情。2.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归纳自然段段意的方法二、分组学习,归纳段意(自然段的段意)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9个组,每个组学一自然段。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一)第2自然段共两句话:①夏天,爱尔莎十分爱洗澡。“一洗就是几个钟头”写出爱尔莎的顽皮可爱,也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②爱尔莎和“我”开玩笑。“故意扑腾”、“把我扑倒在地”写出它的顽皮和“我”与它的密切关系。学生说句意后说段意。(二)第3自然段共6句话。①一只犀牛来了。②介绍犀牛的脾气。暗含着“我”的处境危险。③犀牛向我扑来。写出“我”有危险了。④我没带枪,也没处可藏。写当时“我”的处境更危险了,情况万分危急。学生说段意。(在“我”处境危险时,爱尔莎救了“我”。)(三)第4自然段共4句话。①爱尔莎开始换牙了,总是张着嘴给我看。②我“摇动”它的乳牙。③它闭眼不动。写出它很温柔。④我靠在它身上看书、画画,它进入梦乡。学生说段意。(爱尔莎开始换乳牙了。)(四)第5自然段共11句话。①我们步行去卢多尔湖。②爱尔莎一路上追赶野兔,叼来死羚羊。③我们用驴子驮行李。④一天半夜里,爱尔莎闯进驴群里。⑤驴子惊恐,有一只被爱尔莎抓伤。⑥“我”想到兽类夜里易发兽性。⑦“我”教训了它。⑧爱尔莎向“我”求饶。⑨“我”不再生气了。⑩“我”告诉它别这样了。(11)它听懂了“我”的话。学生总结这段段意。(五)用上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