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朱倩倩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离不开老师对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离不开老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离不开老师的爱和自身的语言魅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近日,听了一位老师的讲座综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想,要让一个课堂生动起来,最重要的是教师在优化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上大做文章,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兴味盎然。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对一个问题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生怕孩子没听懂出现错误,可我们发现依然会有孩子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仔细想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往往没有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使他没有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亲力亲为,因而感受不深刻,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要尽量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使学生在循循善诱下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心理健康课来说,重在学生的体验、感受,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体验,进而引发思考。因此,每节课的热身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例如:在学习“仔细听”这节课时,可以设置“大西瓜小习瓜”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仔细听的好处。此外,在教学环节设置与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有亲力亲为的感受,例:“单枪匹马”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进而让同学合作完成任务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体现了我们所追求的活力课堂的宗旨。巴基斯坦指出:“只有在师生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坚持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愉快教学。使每一堂课上得高潮迭起、淋漓尽致,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牵引下,像风筝一样自由的飞翔。以语文教学为例,小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认识生字词,熟读课文。如果老师以讲授为主,或者让个别学生试读,都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可是,当老师换种方式时,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小学生对游戏和音乐、美术等很感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在认识生字时,让学生通过看关键词联想记忆课程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能记住生字词也会理解其意思;在读熟课文时,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学生依据音乐节拍,变化各种不同的节奏读课文,并让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在学习有画面感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并画出图片,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些好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少不了教师的语言控制。老师幽默的、诙谐的、激情四射的语言是课堂氛围的催化剂。教师在上课时要时而来点幽默,多些笑声,让学生的学习多点愉快;加一点激情,多些动感,让教与学双方充满活力。例如:上课时若有迟到的学生,老师可以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唉,我总是心太软,这次原谅他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了,不然,一定让他变成‘小白杨’,给我们站岗放哨。”总之,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去教育孩子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打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要用智慧精心的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