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办室、各村(社区):开展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是对廉政风险的薄弱环节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监管风险和廉政风险演化为失职渎职行为。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党政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创新举措。根据《XX县区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邛纪发"20XX"41号),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领导机构为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实施和考核。二、工作内容重点围绕制约监管和规范权力运行,紧密结合本部门、本科室实际,突出涉及人、财、物管理的重点领域、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和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廉政风险点,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臵等防控措施。通过制定方案、排查风险、贯彻执行、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循环管理,着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逐步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前预防有举措、综合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体系。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第一阶段:计划(9月6日至9月10日)成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对科室以上领导干部采取专题学习、重点辅导等方式,提高思想认识、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第二阶段:执行阶段(9月11日至11月30日)第1页共17页(一)梳理职权“清单”(9月11日至9月20日)。由各科室对本科室工作岗位职责权力进一步进行梳理。对梳理出来的职权,开具“清单”,并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和政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二)排查廉政风险点(9月21日至10月10日)。风险点分为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查处的典型案件为线索,以重大事项、重点岗位、重要工作为着力点,采取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审等方法,找准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的风险点。一是排查单位风险。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不廉洁的行为的风险内容、表现形式及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查找科室风险。结合岗位职责要求,组织科室对照职责定位等情况,分别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特别是查找掌握人、财、物的重点岗位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细化、分析风险及其表现形式,并认真填写《科室廉政风险自查表》,报本党委审核。三是查找个人风险。依照个人目前的思想状况、岗位职责、职务等情况,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找出每个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填写《个人廉政风险点自查表》,报领导小组审核。四是交叉互查。各科室之间开展互查互评活动,提出补充修改意见,查漏补缺。(三)进行风险评估(10月11日至10月20日)。在自行评估的基础上,由领导小组组织力量进行分析、评估,按可能产生违法违纪行为(1级)、违规行为(2级)、轻微违规行为(3级)3个等级,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政府网站和政务公开栏公示7天。(四)制定防控措施(10月21日至11月10日)。围绕排查确定的种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结合岗位职责,把现有制度充实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各项防控措施中,主要是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决策机制、议事第2页共17页规则、行政、财务等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廉政风险点管理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一是针对科室风险,由领导班子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二是针对个人风险,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