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九课《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单位:大庆市萨尔图区春雷小学姓名:张郁媛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识会写本课“麦、份”等9个生字,会写两条绿线内的生字,掌握多音字“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体会课文内在的价值。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涵并体会人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理解课文内涵并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内在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准备小猪、小猴、小牛、土地爷爷的头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课前活动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简单的说一说以前学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回答:《小鹰学飞》《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导入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老师板书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送礼物的人为什么要送麦子?他有什么用意?为什么是三袋麦子?是不是送给三个人呢?童话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能够结合预习的收获提出简单的问题,学生思考,当场解决。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过渡:你们真是一群好问的孩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吧!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先借助拼音把课后生字读一读。学生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后生字读一读,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要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有困难的学生。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词语)要求会认的词语。要求能识会写的词语。3、指名读,老师相机评价。4、指导学生掌握“能干”的“干”的读音,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多音字“干”的意思。二、再读课文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2、教师随机评价、鼓励。3、文中一些难读通的长句子指导学生多读几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4、教给学生提炼文章大意的方法,语言要精炼。三、三读课文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人物的特点。2、学生交流汇报3、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四、表演朗读1、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他们三个中的哪一个?为什么?2、指导学生复述课文。3、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让学生能够初学生练习自读词语。学生说一说应该注意的难点字词的音、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指点。让学生给不同的读音的“干”字组词。学生自读后,分自然段读。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收获谈一谈课文的大意。学生交流,说出“烙饼”“发霉”“憨厚”等词的意思。学生自悟词语的能力得到训练,有难度的词语要及时解决,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求助同桌等方式进行解决。学生讨论并分小组表演朗读。步形成自己的观念,为下一步更深层次地体会人物情感、体会文章的内涵作铺垫。4、到前面表演朗读。五、写字指导(课件出示生字)1、学习生字“防”“访”。2、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要让学生认真观察第一笔应该从方格的哪个部位起笔,它们各自占格有什么不同。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之后,范写4、投影展示两名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说出其优点。5、要求学生观察后再写。6、逐步让学生掌握“同整体到局部观察字形”的方法以,关注笔画占位的细节。学生通过表演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用研究偏旁意义的方式学习这两个字。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边写,一边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观察自己所写的字是否与字贴上一致,然后自已修正,再独立写。让学生说出展示同学字的特点。指出各自的优点。巩固练习1、谁能把这节课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大概的复述出来。2、要求准确在田字格中写出生字。3、生字组词。学生能把课文的大概内容讲出来就可以。生字可以准确组成词语并书写规范。归纳小结这节课学习的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学生能大概说出故事讲得什么内容。能够很准确的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