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意义。2.分析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3.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4.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5.朗诵李白的代表作品,体味李白诗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经青山吊李翰林》杜荀鹤所谓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李白(701—762)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gǎo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tǐng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后,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mín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1、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李白诗歌的思想和特点主要思想《古风》59首是其代表作品。其中第一首开宗明义,以继承《诗经》“风雅”的传统自任,鲜明地显示了关心现实的创作精神。《远别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篇,表现了他对权奸当道、国运濒危的忧虑。安史乱起,他参与李璘幕府,企图杀敌报国,收复两京,“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gǎo》),“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其十一)。这种热烈的爱国感情至老不衰。在流放回来后,他还因安史之乱未平而“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在《临终歌》中,他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到非常遗憾,把自己经作“中天摧折”的大鹏鸟。2、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3、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象,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4、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有的写得真挚动人。他歌颂“愿同尘与灰”(《长干行》)那种热烈纯真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像《大堤曲》、《寄远十二首》中的多数篇章等,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qiáo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感染力量。朴素优美的语言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1、解题:《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从《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出,古人多以此题写征戌离别之情。此诗即写的这一传统主题。(3)后四句:戌客思归。2、层次:(1)前四句:关山明月;(2)中四句:沙场哀怨;3、艺术(1)气象雄浑,情调苍凉。(2)全诗以怨情贯穿,色调统一,浑然一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1、解题:五言律诗,友情诗。2、层...